乐通神明

作者:范祖禹 朝代:宋代

乐通神明原文

世治兴和乐,阳来符正声。
纯能格天地,幽可逮神明。
协气流无外,灵心识太平。
九歌人鬼享,八变地祗迎。
翕纵多祥集,欣欢万祉生。
须知勋德大,圣作掩英茎。

诗词问答

问:乐通神明的作者是谁?答:范祖禹
问:乐通神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祖禹的名句有哪些?答:范祖禹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世治

(1).世世代代地统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2).时代太平;社会安定。《韩非子·有度》:“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以待任。”《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世治则礼详,世乱则礼简。” 明 刘基 《王子明墓志铭》:“世治而生,世乱而死。”

和乐

和睦快乐

正声

(1).纯正的乐声。《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此谓淫风,不可不改。” 章炳麟 《辨诗》:“ 隋 世 龟兹 乐盛行閭閈, 文帝 尚云‘无復正声,不祥之大’。”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

(2).谓符合音律的标准乐声。《六韩·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窃以律吕旋宫之法,既定以管,又制十二鐘準为十二正声。以律计,自倍半。”

(3).正风。雅正的诗篇。 唐 白居易 《编集拙诗一十五卷赠元九李二十》诗:“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格天

感通上天。语本《书·君奭》:“在昔 成汤 既受命,时则有若 伊尹 ,格于皇天。” 晋 葛洪 《抱朴子·务正》:“故 元 凯 之佐登,而格天之化洽。” 宋 张元干 《瑶台第一层》词:“对熙旦,正格天同德,全 魏 分疆。”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臣闻保民所以格天也。”《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九十生子,曾未前闻,乃翁之所以格天,与天之所以报翁。”

神明

(1) 神灵;神祗

那个被他奉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谴责过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顿飒爽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英明;圣明

皆颂其神明

协气

和气。《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协气横流,武节猋逝。” 李善 注:“协气,和气也。” 宋 陆游 《天申节贺表》:“协气熏为太平,华夷衔莫报之德。”《宋史·乐志八》:“灵光下烛,协气斯陈。” 明 张居正 《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湻化浹虫蛾,协气蒸舆盖。”

无外

(1).谓古代帝王以天下为一家。《公羊传·隐公元年》:“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何休 注:“王者以天下为家,无絶义。”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三:“羣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2).犹无穷,无所不包。《管子·版法解》:“天覆而无外也,其德无所不在。”《吕氏春秋·下贤》:“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高诱 注:“道在大能大,故无復有外。”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天地之间,无外之大,其中殊奇,岂遽有限?”《何典》第一回:“且説这 阴山 ……其大无外,其高无比。”

(3).没有外物。《庄子·则阳》:“除日无岁,无内无外。” 郭象 注:“无彼我则无内外也。”

(4).指远方。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惠泽播於黎苗,威灵振乎无外。” 晋 傅玄 《喜霁赋》:“播仁风於无外。”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小儿致语》:“若帝之初,达四聪於无外。”

(5).犹言没有两样。《晋书·刑法志》:“ 江 左无外,蛮陬来格。” 宋 司马光 《劝学歌》:“父教师严两无外,学问无成子之罪。”

灵心

(1).神灵的心意。《宋书·乐志二》:“顾灵心,结皇恩。” 唐 骆宾王 《灵泉颂》:“闻夫玄功幽赞,灵心以有德是亲。”

(2).大自然的意志。 唐 杨炯 《浑天赋》:“灵心不测,神理难詮。日何为兮右转?天何为兮左旋?”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东郊竞日,探祕跡於机衡; 西蜀 谈玄,测灵心於造化。”

(3).对帝王心意的尊美之称。《晋书·乐志上》:“厚德载物,灵心隆贵。”《宋书·文帝纪》:“﹝ 京口 ﹞苞总形胜,实唯名都,故能光宅灵心,克昌帝业。”

(4).聪慧的心灵。 南朝 梁简文帝 《大同哀辞》:“灵心摧於毫末,慧识挫於趾步。” 宋 杨无咎 《卜算子》词:“谁识灵心一点通,手捻空无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我恰待目转秋波,谁想那识空便的灵心儿早瞧破。” 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上》:“他那小小的灵心,常有这望远思亲的伤痛。”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九歌

(1).古代乐曲。相传为 禹 时乐歌。《左传·文公七年》:“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楚辞·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王逸 注:“《九歌》,九德之歌, 禹 乐也。”一说天帝乐名。《山海经·大荒西经》:“ 开 (即 启 )上三嬪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郭璞 注:“皆天帝乐名也, 开 登天而窃以下用也。”

(2).泛指各种乐章。《汉书·礼乐志》:“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効欢虞 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唐 张说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三》:“九歌叙,万舞翔。”

鬼享

指古代在宗庙中的祭祀。《周礼·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 郑玄 注:“鬼享,享宗庙也。”

欣欢

亦作“ 欣驩 ”。亦作“ 欣懽 ”。欣喜欢乐。《荀子·非相》:“谈説之术,矜庄以莅之……欣驩芬薌以送之,寳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常无不受。”《庄子·盗跖》:“怵惕之恐,欣懽之喜,不监於心。” 南朝 梁 王茂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顶戴欣懽,不及抃舞。” 唐 韩愈 《贺赦表》:“未离贬窜之地,忽逢旷荡之恩;踊跃欣欢,实倍常品。” 宋 苏轼 《和子由蚕市》:“閒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 蒋光慈 《牯岭遗恨》诗:“往日的欣欢只能向梦里去追求。”

须知

必须知道

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勋德

亦作“勛德”。1.功勋与德行。《晋书·刘弘传》:“以勋德兼茂,封 宣城公 。”《新唐书·裴度传》:“ 帝 以 度 勋德,故待以殊礼。”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 晋 室元老旧臣若早归降,我自念其勛德,布列要位。”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 温公 论碑誌,谓古人有大勋德,勒铭鐘鼎,藏之宗庙,其葬则有丰碑以下棺耳。”

(2).指有功勋德行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 子攸 不顾宗社,讎忌勋德,招聚轻侠。”

圣作

(1).语本《易·乾》:“圣人作而万物睹。”旧时多为称颂帝王有所作为之词。 唐 李邕 《贺新殿钟鸣表》:“伏见昨宣示於新殿为万姓祈祷,神鐘自鸣,是知圣作昇闻,天意下降,道开皇极,润及生人。”

(2).帝王的作品。犹言御制。《新唐书·虞世南传》:“帝尝作宫体诗,使賡和。 世南 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诗·豳风·七月》﹞序上说是 周公 做的。或者是这位大诗人的圣作罢。”

英茎

《汉书·礼乐志》:“昔 黄帝 作《咸池》, 顓頊 作《六茎》, 帝嚳 作《五英》, 尧 作《大章》, 舜 作《招》, 禹 作《夏》, 汤 作《濩》。”后以《英》《茎》泛指古代的雅乐。 隋 许善心 《于太常寺听乐》诗:“泽竭《英》《茎》散,人遗忧思深。”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举今古而酌中,与《英》《茎》而岂异。”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书侍郎徐公帖后》:“淫哇乱雅快一扫,《英》、《茎》、《韶》、《濩》重鏗鍧。”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