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给事白蝇拂歌

作者: 卢纶朝代: 唐代

和赵给事白蝇拂歌原文

华堂多众珍,白拂称殊异。
柄裁沈节香袭人,上结为文下垂穗。
霜缕霏微莹且柔,虎须乍细龙髯稠。
皎然素色不因染,淅尔凉风非为秋。
群蝇青苍恣游息,广庖万品无颜色。
金屏成点玉成瑕,昼眠宛转空咨嗟。
此时满筵看一举,荻花忽旋杨花舞,砉如寒隼惊暮禽,飒若繁埃得轻雨。
主人说是故人留,每诫如新比白头。
若将挥玩闲临水,愿接波中一白鸥。

诗词问答

问:和赵给事白蝇拂歌的作者是谁?答:卢纶
问:和赵给事白蝇拂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和赵给事白蝇拂歌是什么体裁?答:杂言
问:卢纶的名句有哪些?答:卢纶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77_41

参考注释

众珍

各种美味。《吕氏春秋·重己》:“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臺,味不众珍,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

白拂

白色的拂尘。 晋 法显 《佛国记》:“在右边执白拂而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 拘摩罗王 作 梵王 之仪,执白拂而右侍。” 唐 李白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诗:“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宋 陆游 《余得木杖于秦望山中今三十年矣陇蜀万里未尝相舍戏赋长句赠之》:“青鞋白拂真相称, 湘 竹溪藤误得名。”

殊异

(1) 极不相同;差异极大

由于掌握材料的不同,研究方法的殊异,这两位学者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2) 特殊;特异

殊异的事迹

袭人

侵袭到人;薰人。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独有 南山 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砚深紫色,古斗样,每贮水磨濡久之,则香气袭人,如龙脑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於翰林院后堂东 宝善亭 内发出 宋 版《文选》一部,纸墨精好,古香袭人。”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这第一要怪我的近视眼,第二要怪那袭人的暮色。”

为文

成文,成字

为文犹可识。——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下垂

(1) 器官部分(如腹腔脏器的一部分)的下垂或脱垂

肾下垂

(2) ;特指上睑下垂(如由于动眼神经麻痹者)

霜缕

白发。 清 陶邦穀 《摸鱼子》词:“ 吴 头 楚 尾飘零久,赢得鬢添霜缕。”

霏微

(1).飘洒;飘溢。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云霏微而袭宇。”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石门而下,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霏微滴沥,溅面洒肌。”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使冷韵幽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

(2).蒙蒙细雨。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 竇儼 《水论》﹞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霢沐。” 郭沫若 《烛影摇红》词:“霏微期过暑如蒸,空袭频投弹。”

(3).雨雪细小貌。 唐 李端 《巫山高》诗:“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元 刘伯亨 《朝元乐》曲:“这雪他初下霏微则是后渐疾,赤紧的风踅的雪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五月 江 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 聂绀弩 《林冲杨志合论》:“天冷了,窗外细雨霏微,窗纸叫风吹得飒飒地响。”

(4).迷蒙。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西湖 观月,秋爽最宜,烟波镜浄,上下一色。渔灯依岸,城角传风,山树霏微。” 清 顾炎武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诗:“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 毘陵 一雁飞。” 鲁迅 《呐喊·白光》:“然而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比硫黄火更白净,比朝雾更霏微。”

龙髯

亦作“ 龙髥 ”。1.龙之须。《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峤 《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 ,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 鼎湖 龙髯安可攀?” 清 顾炎武 《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 清 叶方蔼 《授职翰林学士感恩述怀》诗:“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髥恨不廻。”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而 文宗 显皇帝 ,復为 英 法 联军所迫,北狩 热河 , 鼎湖 一去,龙髯不返。”

(2).帝王之须。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綵毫轻。”

(3).喻松叶;松。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南山。”

皎然

(1).明亮洁白貌。《汉书·天文志》:“ 元延 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天暒晏,殷殷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餘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寒夜联句》:“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寂尔万籟清,皎然诸靄灭。” 明 谢谠 《四喜记·佳期重会》:“冰轮乍皎然,正中天,懽娱不觉宵光半。”

(2).高洁貌。《后汉书·王畅传》:“ 蘧伯玉 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 孔圣 之明训,而慕 夷 齐 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於世乎?” 明 方孝孺 《袁安卧雪图赞》:“烈烈司徒,处困不折。志行皎然,与雪俱洁。”

(3).清晰貌;分明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準,皎然可分。” 唐 孟郊 《送孟寂赴举》诗:“浊水无白日,清流鉴苍旻。贤愚皎然别,结交当有因。”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所可喜者,中夜皎然,於本来此心,知无损已尔。” 李新 《<红楼梦>新评》:“殊不知视妇女如珍宝之心,皎然如见,此不可为讳者也。”

素色

白色。 唐 李白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诗:“素色愁明湖,秋渚晦寒姿。” 唐 方干 《东山瀑布》诗:“素色喷成三伏雪,餘波流作万年溪。”

凉风

清凉的风

凉风掠面

非为

(1).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鬼爷爷》:“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

(2).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水浒传》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尔宜躬先奉法以统一乡之众,以尽轨于法,稍有非为,惟尔总是问。”

(3).不顾法纪或礼法。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人颇知礼法,极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为之事。”

青苍

(1).深青色。常用以形容树色、山色、天色、水色等。 唐 刘眘虚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诗:“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由亭中以望,凡 岳阳楼 所见,无弗同者,而青苍秀映之状,幽赏者又宜之。” 周立波 《民兵》:“近山淋着雨,青松和楠竹显得更青苍。”

(2).借指山林。 宋 陆游 《过石灵三峰》诗之一:“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宋 秦观 《同子瞻赋游惠山》:“輟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

(3).借指天。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钩陈裹巖谷,文陛压青苍。” 唐 温庭筠 《太液池歌》:“平碧浅春映緑塘,云容雨态连青苍。”青,一本作“ 春 ”。

恣游

纵情游览;纵情游荡。《太平广记》卷七三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赵操》:“ 操 端无所执,但恣游山水,而甚安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赵光远 ﹞恃才不拘小节,常将领子弟,恣游狭斜。” 明 徐元 《八义记·宴赏元宵》:“景遇良宵且恣游,开怀畅饮不须忧。”

万品

犹万物,万类。《尹文子·大道下》:“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笼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羣生所餐挹,圣人错而不言也。”《旧唐书·德宗纪上》:“万品失序,九庙震惊。” 清 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目之所注,手之所施,怡然中理,通于万品之流形。”

无颜色

(1).没有脂粉颜色。引申为没有姿色,不漂亮。《史记·匈奴列传》“过 居延 ,攻 祁连山 ” 唐 司马贞 索隐引《西河旧事》:“ 匈奴 失二山,乃歌云:‘……失我 燕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犹无颜,惭愧。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3).指天色暗淡。 唐 杜甫 《虎牙行》:“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玉成

敬辞,促成

贫贱忧戚,庸玉女(汝)于成也。——张载《西铭》

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幸甚。——《水浒传》

此事全靠您玉成

昼眠

白昼睡眠;午睡。《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昼眠夜起如平常。”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诗:“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宋 苏轼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

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咨嗟

(1).赞叹。《楚辞·天问》:“何亲揆 发 ,定 周 之命以咨嗟?” 王逸 注:“咨嗟,叹而美之也。”《南史·张绪传》:“ 刘悛 之为 益州 ,献 蜀 柳数枝…… 武帝 以植於 太昌 灵和殿 前,常赏玩咨嗟。” 宋 欧阳修 《赠无为军李道士》诗:“ 李师 琴纹如卧蛇,一弹使我三咨嗟。” 王闿运 《曾孝子碑文》:“学士大夫高尚其道,负贩佣嫗咨嗟其行。”

(2).叹息。 汉 焦赣 《易林·离之升》:“车伤牛罢,日暮咨嗟。”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 王涣 ﹞病卒,老少咨嗟,奠酬以千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正监蒙难纪实》:“是时, 高公 已居林下,颇为咨嗟,然已无可奈何。”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一举

一次行动

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花舞

(1). 唐 代舞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古之能者,不可胜记,即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傀儡子》:“花舞者,著緑衣偃身,合成花,即今柘枝舞,有花心者是也。”

(2).谓落花飞舞。 宋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诗之一:“緑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暮禽

日暮的归鸟。古代诗文常用以抒发怀旧思乡的情怀。 唐 王维 《归嵩山作》诗:“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 韩愈 《枯树》诗:“寄託惟朝菌,依投絶暮禽。”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眉生侄诗》:“生偏耐冷怜秋菊,倦即知还愧暮禽。”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说是

惯用语。表示转述别人的话。《红楼梦》第九六回:“ 蟠儿 那里,我央 蝌儿 去告诉他,説是要救 宝玉 的命,诸事将就,自然应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记得我十五岁那年,我父亲从 杭州 商号里寄信回来,説是身上有病,叫我到 杭州 去。”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如新

谓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一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司马贞 索隐引 服虔 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参见“ 白头如新 ”。

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白鸥

(1).水鸟名。 唐 李白 《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宋 张耒 《望龟山》诗之一:“轻舟渔子犯烟去,照水白鸥窥影飞。” 明 高启 《哭临川公》诗:“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

(2).比喻白浪。《文选·鲍照<还都道中作>诗》:“腾沙鬱黄雾,飜浪扬白鸥。” 刘良 注:“飜浪有似白鸥鸟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