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观麦效陶潜体·其二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东园观麦效陶潜体·其二原文

去岁畿辅涝,百方勤赈济。

所赖青黄接,麦收最要计。

实颖忽在眼,实栗企满志。

铚艾尚有待,廑念犹未置。

此后晴雨时,登秋庶可遂。

早作而夜思,急务惟兹事。

游观亦在兹,奚待范云对。

萧缅称谠言,益可验其世。

诗词问答

问:东园观麦效陶潜体·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东园观麦效陶潜体·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

参考注释

去岁

去年

畿辅

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百方

(1).各地;万国。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出生入死》:“表功厉行,开以恩厚,号令声华,使民亲附,诸事任己,百方仰朝,此治天下之有为也。”《云笈七籤》卷二六:“陵灵之子,听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方。”

(2).用多种方法。 宋 黄庭坚 《沁园春》词:“恨一回相见,百方做计,未能偎倚,早觅东西。”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牛初奔腾,继以跪伏哀鸣,百方不起。” 王闿运 《严咸传》:“﹝ 严咸 ﹞夜入大营,逢传柝者,夺其柝入巡抚卧内大呼。一军以为狂, 宗棠 ( 左宗棠 )心异之,所以敦劝者百方。”

赈济

用财物救济

赈济灾民

青黄

(1).青色和黄色。《楚辞·九章·橘颂》:“緑叶素荣,纷其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摶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王逸 注:“言橘叶青,其实黄,杂糅俱盛,烂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2).又指黄中带青。形容不健康的脸色。 张天翼 《仇恨》:“每张青黄的脸上没了先前的兴奋。”

(3).泛指色彩。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宋 苏舜钦 《上执政启》:“匠者得沟中之断木,饰以青黄。”

(4).谓用彩色加以修饰。语出《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启》:“沟中不愿於青黄,爨下无心於宫徵。”

(5).指四时之乐。《汉书·礼乐志》:“灵安留,吟青黄。” 颜师古 注:“青黄,谓四时之乐也。”

(6).犹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

麦收

收割麦子

满志

犹满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京师营造》:“天家营建,比民间加数百倍,曾闻 乾清宫 窗槅一扇,稍损欲修,估价至五千金,而内璫犹未满志也。” 清 周亮工 《赠胶西张用之》诗:“如此巖居应满志,自忘宿世占时名。”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以期上匡国家以臻隆治,下维黎庶以絶苛残,必使吾 中国 四百兆生民各得其所,方为满志。”参见“ 满意 ”。

铚艾

收割。引申指收获。艾,通“ 乂 ”。《诗·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鎛,奄观銍艾。” 毛 传:“銍,获也。” 马瑞辰 通释:“‘奄观銍艾’,甚言其收穫之速,乃所以为劝耳……《良耜》‘穫之挃挃’,传:‘挃挃,穫声也。’《説文》:‘銍,穫禾短镰也。’‘挃,穫禾声。’是挃与銍有别。而《尔雅·释训》‘銍銍,穫也’及此诗皆作銍者,假借字也。艾亦乂之假借,《説文》:‘乂,芟艸也。或作刈。’又:‘穫,乂穀也。’是芟艸、穫穀通谓之乂。” 明 刘基 《早行衢州道中》诗:“农家喜銍艾,行歌向东阡。”

有待

尚待;需要等待

这个问题有待解决

廑念

殷切关注。 清 林则徐 《复奏查察虎门排练炮台折》:“加以时常操演精熟,则海防长臻巩固,边衅永可潜消,堪以仰慰圣主廑念瀛壖之至意。”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我天囯振兴文治,廑念武功。”

此后

从这以后,今后。《儒林外史》第五回:“此后知过必改。”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登秋

(1).秋收。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登秋虽未献,望岁佇年祥。”

(2).入秋,进入秋凉。 唐 孟浩然 《他乡七夕》诗:“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早作

(1).早起。《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 李贤 注:“作,起也。”

(2).引申指早上。《宋史·太祖纪三》:“一日,罢朝,坐便殿,不乐者久之。左右请其故。曰:‘尔谓为天子容易耶?早作乘快,误决一事,故不乐耳。’”

急务

(1)

(2) 紧急重要的事务

有急务在身

(3) 亟待解决的事情

当前急务

游观

犹游览。《关尹子·六匕》:“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京师百司疲於应奉,而 高丽 人所至游观,伺察虚实,图写形胜,阴为 契丹 耳目。”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八佾四》:“想古宗庙,既无像主,又藏於寝,盖不禁人游观。” 郑逸梅 《黄岳渊莳菊的回忆》:“逢到重阳前后, 岳渊 往往邀些词人墨客和社会名流,到他园中,啖野蔬,饮村酒,尽一日游观之乐。”

供游览的楼台。《史记·李斯列传》:“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 汉 扬雄 《羽猎赋》序:“游观侈靡,穷妙极丽。”

游逛观览。《荀子·君道》:“人主不能不有游观安燕之时,则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变焉。”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穷游观之娱,极畋渔之懽。” 宋 曾巩 《拟岘台记》:“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桃花园》:“叙宾朋之觴咏,述士女之游观。”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五章:“其专门之学,则自农、工、商、矿凡百实验之事,莫不备具,以备学者游观。”

谠言

正直之言,直言。《汉书·叙传上》:“吾久不见 班生 ,今日復闻讜言!” 颜师古 注:“讜言,善言也。” 唐 白居易 《唐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序:“不数月,讜言直声,动於朝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