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郭店马上回寄乡知

作者: 陈洎朝代: 宋代

离郭店马上回寄乡知原文

回望离亭映楚山,慨然西笑入长安。
贪程野仆擔书引,惜别乡人驻足观。
霞襯曙光烘积霭,柳和春雨荡轻寒。
遥期此地归来日,迎取相如驷马看。

诗词问答

问:离郭店马上回寄乡知的作者是谁?答:陈洎
问:离郭店马上回寄乡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洎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回望

回顾,回头看。《后汉书·边让传》:“登瑶台以回望兮,冀弥日而消忧。” 唐 杜牧 《华清宫绝句》之一:“ 长安 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郭沫若 《歧路》:“他们在船上怕还在从那圆圆的窗眼中回望我呢。”

回顾,回头远看。 南朝 梁简文帝 《镜象》诗:“迴望疑垂月,傍瞻譬璧璫。” 清 杜岕 《烟雨桃花》诗:“渔舟吹篴人,迴望 武陵 路。”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离亭

就是驿亭。古时人们常在这个地方举行告别宴会

楚山

(1).山名。即 荆山 。在 湖北省 西部, 武当山 东南, 汉江 西岸。有 抱玉岩 ,相传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于此。《文选·颜延之<北使洛>诗》:“振檝发 吴州 ,秣马陵 楚山 。” 李善 注:“ 韩子 曰:‘ 楚 和氏 得璞玉於 楚山 之中。’”

(2).山名。即 商山 。在 陕西省 商县 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楚水 注之,水源出 上洛县 西南 楚山 。昔四皓隐於 楚山 ,即此山也。”

(3).泛指 楚 地之山。 唐 张说 《对酒行巴陵作》诗:“鸟哭 楚 山外,猿啼 湘 水阴。” 宋 张孝祥 《满江红·于湖怀古》词:“凝望眼, 吴 波不动, 楚 山丛碧。” 明 高启 《送王助教归临川》诗:“梦中 燕 月冷,望里 楚 山微。”

慨然

(1) 形容感慨

慨然长叹

(2) 形容慷慨

慨然相赠

西笑

语本 汉 桓谭 《新论·祛蔽》:“人闻 长安 乐,则出门西向而笑;肉味美,对屠门而嚼。” 长安 是 汉 的京城。西望 长安 而笑,谓渴慕帝都。 唐 乔琳 《绵州越王楼即事》诗:“行雁南飞似乡信,忽然西笑向 秦关 。” 清 钱谦益 《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钝中秀才》诗:“北酒盈尊菜满盘,每思西笑见 长安 。”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贪程

贪赶路程。 唐 刘禹锡 《鱼复江中》诗:“风檣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明 冯梦龙 《情史·情鬼·钱履道》:“﹝ 钱履道 ﹞贪程不止,独一僕相随,天曛黑,不復辨路。”

惜别

舍不得离别

惜别之情

乡人

(1) 乡下的老百姓

乡人起得很早

(2) 同村同乡的人

在这里他的乡人很多

驻足

(1).停步;停留。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北塞君臣方驻足,中华将帅已离心。”《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 伍员 ﹞行过 陈国 ,知 陈 非驻足之处,復东行数日,将近 昭关 。”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倘一驻足,也许就可以听到 疑古玄同 先生的又快又响的谈吐。”

(2).立足。 徐珂 《清稗类钞·战事·骆文忠擒石达开》:“且敌马纵横, 长江 以东,我辈实无驻足地。”

曙光

破晓时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

胜利的曙光

我们大家看到,在许多国家里已经显露出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曙光。——《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轻寒

微寒。 南朝 梁简文帝 《与萧临川书》:“零雨送秋,轻寒迎节。江枫晓落,林叶初黄。” 明 刘基 《春晓》诗:“踈雨随风过,轻寒薄暮归。” 胡怀琛 《春日寄家兄闽中》诗:“薄酒成孤坐,轻寒悵远离。”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来日

(1) 将来的日子;未来

来日方长

(2) 第二天

来日早朝

迎取

(1).犹迎接。《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二·焦仲卿妻》:“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清 吴伟业 《阆中行》:“五内为崩摧,买舟急迎取。相逢惟一慟,不料吾见汝。”

(2).指前往拿取,取回。《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復声焉。”

相如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驷马

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