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役河上风霾繼日

作者: 强至朝代: 宋代

董役河上风霾繼日原文

春迟地冷日萧骚,野旷林疏风怒号。
畚锸一声趋蚁垤,旗幡四面落鸿毛。
黄埃成穗坐还积,绿鬓欲丝歌漫劳。
暂闭柴荆如避寇,江湖归思入渔舠。

诗词问答

问:董役河上风霾繼日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董役河上风霾繼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萧骚

(1) 形容风吹树叶等的声音

秋风萧骚

(2) 形容景色冷落

旷林

深林。《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居於旷林,不相能也。” 洪亮吉 诂:“ 贾逵 云:‘旷,大也。’按, 杜 注:‘旷林,地闕。’盖不从 贾 义。今考 李善 《文选注》引作‘旷壄’,则足证 贾 义为长也。” 晋 陶潜 《归鸟》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逯钦立 校注:“旷林,深林。”

怒号

大声号叫

冬天,北风怒号

畚锸

亦作“ 畚臿 ”。亦作“ 畚插 ”。畚,盛土器;锸,起土器。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亦借指土建之事。《晋书·束晳传》:“以其云雨生於畚臿,多稌生於决泄。”《晋书·石季龙载记论》:“穷骄极侈,劳役繁兴,畚鍤相寻,干戈不息。”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王哲 ﹞治第西偏。家人掘地拾得一石子,朱书其上,曰‘修此不吉’,家人揩拭转分明,乃呈 哲 。 哲 意家人惰於畚鍤,自磨朱,深若石脉。” 宋 范仲淹 《送河东提刑张太傅》诗:“呼兵就畚插,悦使咸忻忻。”

蚁垤

蚁封;蚁窝

旗幡

见“ 旗旛 ”。

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鸿毛

鸿雁的毛,比喻极轻

黄埃

黄色尘土

柴荆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诗:“暂起柴荆色,轻霑鸟兽羣。” 仇兆鳌 注:“柴荆,小木。”一本作“ 紫荆 ”。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唐 白居易 《秋游原上》诗:“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荆。” 宋 王安石 《送赞善张君西归》诗:“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诗:“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风物近柴荆。”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春风桃李遍柴荆,花馆琴书不絶吟。”

避寇

亦作“ 避宼 ”。谓为免遭寇盗侵害而避居他处。《庄子·让王》:“ 吴 军入 郢 , 説 ( 屠羊説 )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清 方文 《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馀杭赋此赠之》诗之四:“我欲移家为避宼,他时不虑买山钱。” 清 李调元 《避炎》诗:“避炎如避寇,逐北尽投林。”

归思

回家的念头

(离家日久)归思甚切

渔舠

一种刀形的小渔船。 唐 陆龟蒙 《秋赋有期因寄袭美》诗:“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 宋 王安石 《移桃花》诗:“晴沟涨春緑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 清 黄景仁 《湖楼夜起》诗:“渔舠歌舫寂无踪,梦醒湖云第几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