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四

作者:释清远 朝代:宋代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四原文

去人去矣叮咛嘱,住者相承无断续。

若遇知音一和时,乃知去住常充足。

诗词问答

问: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四的作者是谁?答:释清远
问: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释清远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清远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沃韵

参考注释

叮咛

叮嘱,告诫

乃叮咛而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相承

先后继承;递相沿袭;上下相托

无断

谓处事不果决。《汉书·匡衡传》:“ 衡 上疏曰:‘勇猛刚强者戒於大暴,仁爱温良者戒於无断。’”《南史·张弘策传》:“﹝ 弘策 ﹞陈计於 懿 曰:‘ 祏 怯而无断, 暄 弱而不材。’” 唐 柳宗元 《送李判官往桂州序》:“饰於华者,尝病於无断,故放而不制。”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一和

(1).古指一个小笙。《仪礼·乡射礼》:“三笙一和而成声。” 郑玄 注:“三人吹笙,一人吹和,凡四人也。”按:《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2).和协;和谐一致。《淮南子·本经训》:“安则止,激则行,通体于天地,同精於阴阳,一和于四时。” 高诱 注:“一,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离同则肝胆为 胡 越 ,合异则万殊而一和。”《隋书·音乐志下》:“四海之内,一和之壤。”

(3).一会;一番。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説与我每一和,又説与我公一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个是一方长老,一个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 元 石德玉 《黄粱梦》第四折:“睡朦朧无多一和,半霎儿改变了山河。”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沉吟一和,怎离却双亲膝下?”

去住

犹去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唐 司空曙 《峡口送友人》诗:“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霑巾。” 庞树柏 《鹣鹣引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此心似磐石,去住终难移。”

充足

(1) 在数量等方面能满足要求或需要的

经费充足

充足条件

充足理由

(2) 富足的

雨量充足

(3) 足够的

充足的起诉依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