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官窑四弦瓶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咏官窑四弦瓶原文

邵局窑工法政和,惟供御用号官科。

四弦纵匪宫商寓,一意应期祥瑞罗。

宝露古曾贮有几,晨星今亦见无多。

簪花雅称拈毫对,不谢偏欣馥籁过。

诗词问答

问:咏官窑四弦瓶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官窑四弦瓶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咏官窑四弦瓶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

2. 列子命官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浮

参考注释

窑工

(1) 装窑、烧窑或控制炉内烘焙的工人

(2) 烧焙上釉的珠宝花饰使釉采和花饰溶合的烧焙工人

法政

(1).法律和政令。《管子·明法解》:“法政独出於主,则天下服德。”《孔子家语·执辔》:“官属不理,分职不明,法政不一,百事失纪曰乱。”

(2).指法律和政治。 胡适 《<吴虞文录>序》:“ 吴先生 是学过法政的人,故他的方法与 独秀 稍不同。”

供御

供给。亦指供给之物。 宋 陈师道 《佛指记》:“皇师伐 蜀 ,曹卒有在行者……老而归兵,乞丐道路, 开元寺 法华院 僧闻而收之,厚其供御。”

进奉于帝王。《宋书·张永传》:“纸墨皆自营造。上每得 永 表啟,輒执玩咨嗟,自叹供御者了不及也。”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东溪北苑供御餘, 王 家 叶 家长白芽。”

四弦

指琵琶。因有四弦,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生别离》诗:“别离四弦声,相思双笛引。” 宋 姜夔 《浣溪沙》词:“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驛意难通。”

宫商

(1).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毛诗序》“声成文” 汉 郑玄 笺:“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我情与君,亦犹形影宫商之不离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你们所弹的皆是一人之曲,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宫商皆合而为一。”

(2).泛指音乐、乐曲。《韩诗外传》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视好色,耳欲听宫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孟浩然 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 清 龚自珍 《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尾》诗:“曲终却是琵琶声,一代宫商创生面。”

(3).泛指音律。《敦煌曲子词·内家娇》:“善别宫商,能调丝竹,歌令尖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词曲 元 人称独步,到今户叶宫商。”

(4).可借指诗律中的平仄和声韵中的四声。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昔 曹 刘 殆文章之圣, 陆 谢 为体贰之才,鋭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

一意

(1).一个意思;同一意义。《荀子·正名》:“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朱子语类》卷一一七:“圣贤立言垂教,无非著实。如‘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如‘尊德性而道问学’……等类,皆一意也。”

(2).同心;齐心。《韩非子·存韩》:“昔 秦 、 韩 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汉书·翟方进传》:“君有 孔子 之虑, 孟賁 之勇,朕嘉与君同心一意,庶几有成。” 南朝 梁 沉约 《秋白纻词》:“双心一意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3).专心致志。 汉 班固 《 * 通·三军》:“大夫将兵,出必不御者,欲盛其威,使士卒一意繫心也。” 宋 曾巩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夫嘆曰:‘我能一意自肆于官学,不以私累其志, 曾氏 助我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家里再留下两个中用些家人支应门户,我不过查查问问,便一意的用起功来。” 沙汀 《记贺龙》六:“ 贺龙 同志并不参加 周士第 周志和工兵负责同志的详细问答,只一意上上下下地视察着。”

(4).犹执意,决心。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秦桧主和》:“若一意主和,则和战常在彼。” 许地山 《命命鸟》:“你瞧我的父亲多么固执,他一意要我去当和尚。”

(5).个人意志。 郭沫若 《骑士》:“我恨我不是有枪阶级,假如我手里有兵,由得我的一意,我要把那些家伙杀得一干二净!”参见“ 一意孤行 ”。

应期

(1).顺应期运。 三国 魏 曹植 《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於赫四圣,运世应期。”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陛下应期万世,接统千祀。” 唐 李白 《当涂李宰君画赞》:“应期命世,大贤乃生。”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林宗 才非应期,器不絶伦。”

(2).犹如期。 唐 韩愈 《贺雨表》:“龙神效职,雷雨应期。”

祥瑞

吉利的征兆

诈称天落祥瑞,池水成醇,树叶藏浆。——《杨家将演义》

宝露

甘露。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有 丹丘 之国,献码碯瓮,以盛甘露…… 尧 时犹存,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谓之宝露,以班赐羣臣。”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山吐石青,野降宝露。” 唐 杨炯 《晦口药园诗序》:“九茎仙草,摇八卦之祥风;四照灵葩,泫 三危 之宝露。”

晨星

(1) 日出前在东方天空中看到的一颗明亮的行星(即金星)——亦称“启明星”

(2) 清晨天空中稀疏的星星

寥若晨星

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簪花

(1).谓插花于冠。《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新进士释褐於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謁簪花礼。”

(2).犹戴花。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簪花》:“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

(3).古代书体的一种。 明 王彦泓 《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诗之二:“ 江令 诗才犹剩锦, 卫娘 书格是簪花。”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芳树风情在,簪花体格新。”参见“ 簪花格 ”。

雅称

(1).素称。《后汉书·韦彪传》:“好学洽闻,雅称儒宗。”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2).美称。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经》:“而今之致餼於人者,反借以为雅称,是以鬼事人也。”

拈毫

见“ 拈毫弄管 ”。

不谢

(1).不亚于。《晋书·文苑传·左思》:“ 思 自以其作不谢 班 ( 班固 ) 张 ( 张衡 )。”《魏书·于栗磾传》:“ 烈 ( 于烈 )之节概,不谢 金日磾 也。”

(2).不凋谢。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3).不必感谢。 钱钟书 《围城》九:“至亲不谢, 鸿渐 说不出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