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道中夜行阻风

作者: 邓忠臣朝代: 宋代

邯郸道中夜行阻风原文

欲泻悬河雨,先号拔木风。
问津龙吠处,觅路霓光中。
徙御忧群盗,儿童笑拙翁。
当知步兵哭,初不为途穷。

诗词问答

问:邯郸道中夜行阻风的作者是谁?答:邓忠臣
问:邯郸道中夜行阻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邓忠臣的名句有哪些?答:邓忠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悬河

(1) 河床比两岸地势高的河流

(2) 瀑布

(3) 比喻说话或文笔流畅

口若悬河

拔木

大风拔起树木。古人以为灾异之变。语出《书·金縢》:“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汉书·刘向传》:“ 高宗 、 成王 亦有雊雉、拔木之变,能思其故,故 高宗 有百年之福, 成王 有復风之报。”《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厥灾风雨雾,风拔木,乱五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弘治异变》:“ 苏 、 常 、 镇 三府,风雨骤作,拔木飘瓦,潮水泛滥。” 清 龚自珍 《礼龙树斋结鬘都序》:“偈曰:‘没迴避处,由法身遍,拔木毁舍,是谁知见?’”

问津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徙御

谓帝王出行。《魏书·尒朱荣传》:“朕徙御北徂,劬劳鞍甲。”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步兵

(1) 以徒步作战进行训练、武装和装备的兵种

(2) 徒步行军和打仗的士兵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途穷

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步兵》:“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战苦身攒鏃,途穷血裹斑。”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于是相轻的文人们的处境,就也更加艰难起来,连街头也不再是扰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穷道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