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丞早梅

作者: 方干朝代: 唐代

胡中丞早梅原文

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
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水枝。
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
谢公吟赏愁飘落,可得更拈长笛吹。

诗词问答

问:胡中丞早梅的作者是谁?答:方干
问:胡中丞早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胡中丞早梅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方干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干名句大全

方干胡中丞早梅书法欣赏

方干胡中丞早梅书法作品欣赏
胡中丞早梅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50-28

参考注释

不独

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闲花

亦作“闲花”。1.指野花。 唐 李嘉祐 《赠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閒花满地落无声。” 明 刘基 《题陆放翁<湖上诗>后》诗:“门前流水斜还直,篱外閒花白復红。” 清 陈梦雷 《建溪舟行》诗之一:“新涨平江树,闲花护客舟。” 郭小川 《青松歌》:“而青松啊,决不与野草闲花为伍。”

(2).幽雅的花。閒,通“ 嫺 ”。 唐 沉佺期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诗:“閒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预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称》:“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刘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鉴之若是也。”

(2).不具备。《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韦昭 注:“共,具也。”

(1).不与,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鬦争鬦合。”

(2).不同。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寒艳

亦作“ 寒艳 ”。犹冷艳。 隋 侯夫人 《春日看梅》诗之二:“香清寒艷好,谁惜是天真。” 唐 鲍溶 《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芙蓉寒艳鏤冰姿,天朗灯深拔豸时。” 宋 陈师道 《楝花》诗:“幽香不自好,寒艳未多知。”

见“ 寒艷 ”。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凌晨

(1) 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

(2) 天快亮的时候

七月三日凌晨

含霜

(1).犹凝霜;带霜。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唐 李峤 《钟》诗:“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2).形容白亮如霜。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改锻割飞二刀子,色迎霽雪锋含霜。”

应候

(1).顺应时令节候。 晋 陆云 《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进贺冬银乳白身状》:“黄鐘应候,白琯舒和。” 明 俞安期 《望海》诗:“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及二三月,众花应候而发,而冬花已憔悴。”

(2).应接侍候。《红楼梦》第七二回:“这是奶奶日间操心,惦记应候宫里的事。”

芬郁

(1).亦作“ 芬郁 ”。香气浓郁。 汉 枚乘 《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南朝 梁 萧统 《讲席将讫赋三十韵》:“名香晚芬郁,暂捨六龙驾。”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崔书生 ﹞好植名花,暮春之中,英蕊芬鬱,远闻百步。” 宋 苏轼 《石菖蒲赞》:“余游 慈湖 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搴帘出红妆,衣香辨芬郁。”

(2).谓芳香和腐臭。《荀子·正名》:“香臭、芬鬱、腥臊、酒酸、奇臭,以鼻异。” 杨倞 注:“芬,花草之香气也;鬱,腐臭也。”

见“ 芬鬱 ”。

明应

(1).明显的瑞应。《史记·孝武本纪》:“鼎宜见於祖禰,藏於帝廷,以合明应。”

(2).显示祥应。《汉书·郊祀志上》:“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 泰畤坛 以明应。” 颜师古 注:“明著美光及黄气之祥应。”

相宜

合适,符合

在那个场合你说这样的话是不相宜的

谢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吟赏

吟咏欣赏。 唐 顾况 《梅湾》诗:“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胜友二三,极意吟赏。” 元 袁士元 《和刘德彝海棠诗》:“主人吟赏夜不眠,直欲题诗压 苏子 。”《平山冷燕》第一回:“﹝天子﹞道罢,又将诗细细吟赏。” 清 方文 《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相期 云龙山 ,把酒一吟赏。”

飘落

轻飘飘地降落

长笛

管乐器,管身有指孔和吹孔,音域从中央C往上三个八度,外形大体与我国竹笛类似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