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碑

作者: 蔡说朝代: 宋代

浯溪碑原文

生非耀□欲争雄,发见英华□自中。
□秉湘东千古笔,已思河北一时躬。
忠肝义胆平□□,铁画银钩大 1一1纪功。
尊主□□□子事,晞颜志节亦颜同。

诗词问答

问:浯溪碑的作者是谁?答:蔡说
问:浯溪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争雄

争夺优势或优胜

争雄竞秀

发见

亦作“ 发现 ”。1.显现;出现。《史记·天官书》:“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 宋 苏轼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镜》:“ 唐 开元 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孽海花》第二四回:“听几句 张夫人 説来的病源,看一回 雯青 发现的气色,一切脉,就摇头説不好,这是伤寒重症。”《清史稿·食货志一》:“其生地并无可考而在 中国 地方发见之弃儿,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二:“这一年,坟园里发见了奇事。”

(2).表现。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揜也。”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盖圣人一身,举措云为,无非性与天道之发见,何待於言。” 金 元好问 《南冠录引》:“惟祖考……文章行业皆可称述。不幸而与皂隶之室混为一区,泯泯默默,无所发见,可不大哀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

(3).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瞿秋白 《文艺杂著·涴漫的狱中日记》:“考古学家新近在 东亚 大陆上发见许多古代文件。”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三》:“查出了前人未知的事物叫发见。”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可是多少年前他就发现了一个了解他的女人。”

(4).犹发觉。 叶圣陶 《义儿》:“对于他的劣迹,三叔发见得最少。” 巴金 《家》三一:“她忽然发见 觉民 的眼睛被泪水充满了。”

(5).犹发生。 郭孝成 《广东光复记》:“ 武昌 起义,党人旦夕筹谋进战 广州 ,为各省之后援。官场人人自危,而 张鸣岐 尚欲以含糊手段,为保全领土之计,识者早知其将有 * 发现也。”

(6).犹发掘。 何其芳 《街》:“我要重新去发现他们的美德。”

英华

形容草木之类,原指美好的花木,后指优异的人或物;精华或精英

文苑英华

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礼记·乐记》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河北

(1).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穀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温 , 河 北地。”《淮南子·齐俗训》:“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 江 南、 河 北不能易其指,驰騖千里不能易其处。”《南史·谢灵运传》:“﹝ 谢灵运 ﹞将行,上书劝伐 河 北。”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 河 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2).省名。别称 冀 。省会 石家庄市 。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忠肝义胆

犹忠心赤胆。 宋 辛弃疾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词:“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水浒传》第三五回:“ 大江 岸上,聚集好汉英雄;閙市丛中,来显忠肝义胆。”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赏春》:“寳剑长磨,忠肝义胆谁敌。” 郑振铎 《桂公塘》十:“难得 吴哥 有这忠肝义胆。”

铁画银钩

唐 欧阳询 《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鉤”后用“铁画银鉤”谓书法家运笔,其点画既刚劲,又柔媚。 元 贡师泰 《送国字张教授》诗:“六书垂世尽谐声,八体弥文贵句曲。黄鐘大吕徒协和,铁画银鉤谩摹録。” 清 秋瑾 《临江仙》词:“铁画银鉤两行字,歧言无限丁寧。”亦作“ 铁画银钩 ”。 闻一多 《春之首章》:“上面涂了些僧 怀素 底铁画银钩的草书。”

纪功

记述功勋。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书圣贤之勋者,谓之纪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明年,閤门舍人 周登 出使,过 赵州 ,观所谓石桥者,已具述其事,纪功勒铭,大书深刻於桥柱矣。”

志节

志向和节操。《汉书·叙传上》:“﹝ 班伯 ﹞家本北边,志节忼慨,数求使 匈奴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如今有志节担当大事人,亦须有平阔广大之意始得。” 明 唐顺之 《答王生宗道书》:“ 唐君 诚志节之士,所惜平生未与之接,不能得其心胸面目之详。” 严复 《救亡决论》:“总之,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於无用之地,堕坏志节於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