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大明寺

作者: 郭印朝代: 宋代

宿大明寺原文

历览成终日,禅房处处深。
野僧应怪见,俗客可幽寻。
烟竹寒垂幄,风松静鼓琴。
清谈不知寐,明月到天心。

诗词问答

问:宿大明寺的作者是谁?答:郭印
问:宿大明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郭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印名句大全

郭印宿大明寺书法欣赏

郭印宿大明寺书法作品欣赏
宿大明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历览

遍览,逐一地看。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贯歷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歷览前载,逮乎近代,道微俗弊,莫剧 汉 末也。” 唐 戴叔伦 《暮春游长沙东湖赠辛兖州巢父》诗:“回环路不尽,歷览意弥新。”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谁的矛盾》:“﹝ 肖伯纳 ﹞并不在周游世界,是在历览世界上新闻记者们的嘴脸。”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禅房

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野僧

(1).山野僧人。 唐 张籍 《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説,家贫多见野僧招。” 宋 吴聿 《观林诗话》卷二:“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

(2).为僧人自谦之称。 唐 皎然 《戏题》诗之一:“时人不解野僧意,归去溪头作鸟羣。”

俗客

(1).指不高雅的客人。 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宋 梅尧臣 《舟中夜与家人饮》诗:“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清 查慎行 《雨夜过徐淮江》诗之一:“五经自课佳儿读,半刺曾嫌俗客通。”

(2).指尘世间人,与神仙或出家、隐逸之人相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靖 俗客,非乘云者,奈何能行雨?”《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孔明 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 刘皇叔 在此,立候多时。’”

烟竹

竹林;竹子。因竹林多雾气,故称。 唐 孙逖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诗:“雪梅初度腊,烟竹稍迎曛。”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李舟 ﹞尝得村舍烟竹,截以为笛。” 唐 郑谷 《宣义里舍冬暮自贻》诗:“满眼尘埃驰騖去,独寻烟竹翦渔竿。”

鼓琴

弹琴。《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庄子·渔父》:“ 孔子 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魏勃 父以善鼓琴见 秦皇帝 。”

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崇尚虚无,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清谈误国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天心

(1) 天空的中央

太阳升到了天心

(2) 天意

上合天心

(3) 封建时代指君主的意愿

(4) 摆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