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三和原文

同进多为蕡讼屈,薄徒苦与贺争名。
从教雪犬吠所怪,肯学秋虫鸣不平。
沙虱伺人阴发矢,虾蟆欲客化为坑。
相逢莫说当时事,说着当时尚失惊。

诗词问答

问:三和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三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同进

(1).同时前进;一同前进。《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 俭 坚守, 钦 在外为游兵” 裴松之 注引 毌丘俭 文钦 等表曰:“贼退过 东关 ,坐自起众,三征同进,丧众败绩,歷年军实,一旦而尽。”

(2).谓同求进取者。 唐 罗隐 《谗书·答贺兰友书》:“僕少而羇窘,自出山二十年,所向推沮,未尝有一得幸於人,故同进者忌僕之名,同志者忌僕之道。” 宋 曾巩 《上齐工部书》:“来此者数日矣,欲请於门下,未敢进也。有同进 章适 来言曰:‘进也!执事礼以竢士,明以伸法令之疑, 适 也寓籍於此,既往而受赐矣。’”

讼屈

申辩冤屈。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当途投袂以讼屈,素士蒙尘以履径。”《晋书·忠义传·嵇含》:“野无讼屈之声,朝有争宠之叹。”

薄徒

浅薄无知或浮薄轻佻的人。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曾无耻格,益用凋刓,小则综覈之权见侵於下辈,大则枢机之重旁挠於薄徒。” 唐 林宽 《曲江》诗:“倾国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没用处》:“奈何近世薄徒,自为岸谷,以含毫纸墨为末事,以察言守分为名流。”

争名

争名望或争名誉。《荀子·富国》:“布衣紃屨之士诚是,则虽在穷阎漏屋,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 王先谦 集解:“王公不能与之争名,言名过王公也。”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争名古岂然,关键歘不闭。”《文献通考·经籍十九》:“然其序全用 杜牧 罪言,实无 宋公 一语,然则 欧公 殆不满於 宋 名衔之著,固恶夫争名,抑亦以自表异邪!”

从教

(1).听从教导。《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楚黜教》:“ 罗 至 抚州 中途,憩息於从教 陈 姓之宅。”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宽胁从,曰:‘吾但治从逆,不治从教。’”

(4).从此使得;从而使。 唐 韩偓 《偶见》诗:“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 下蔡 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爱其晚年佳句,如:‘废书祇觉心无著,少饮从教睡亦清。’”

(5).听任;任凭。 宋 韦骧 《菩萨蛮》词:“白髮不须量,从教千丈长。” 明 高启 《夜雨》诗:“醉来独灭青灯卧,风雨从教滴夜长。” 清 钱谦益 《团扇篇》诗:“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犬吠

狗叫。喻小的惊扰。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一军无主,仅一月日,曾无犬吠,况於他谋。”参见“ 犬吠之警 ”。

鸣不平

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抗议

公开为腐朽没落阶级鸣不平的人还有,但罕见

沙虱

亦作“ 沙蝨 ”。 1.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又有沙蝨,水陆皆有,其新雨后及晨暮前,跋涉必著人,唯烈日草燥时,差稀耳。其大如毛髮之端,初著人,便入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著爪上行动也。”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沙虱》:“ 潭 、 袁 、 处 、 吉 等州有沙虱,即毒蛇鳞中虱也。细不可见。夏月,蛇为虱所苦,倒掛身於江滩急流处,水刷其虱;或卧沙中,碾虱入沙。行人中之,所咬处如 * 粟粒。四面有五色文,即其毒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沙虱》:“按 郭义恭 《广志》云:沙虱在水中,色赤,大不过蟣,入 * 中 * 。”

(2).石蚕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石蚕》。

发矢

犹射箭。《关尹子·一宇》:“圣人力行,犹之发矢,因彼而行,我不自行。”《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愿孰计而疾行之。行之有疑,祸如发矢,不可追已。” 颜师古 注:“发矢,喻速也。”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如射者引弓极满,或即发矢,或迟审久之,能忍不能忍,其力之大小可知已。”

虾蟆

同“蛤蟆”( háma)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时尚

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

仿照当时宫廷妇女服装的样式和时尚

失惊

吃惊

有人从背后打了他一下,他失惊地回头去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