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修斋枢密采若行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寿王修斋枢密采若行原文

楚楚青琅玕,亭亭上碧落。
层层凛秋棱,不与春芳约。
动摇清风生,尘浊空万壑。
常时一味静,水月环采若。

诗词问答

问:寿王修斋枢密采若行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寿王修斋枢密采若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陈著寿王修斋枢密采若行书法欣赏

陈著寿王修斋枢密采若行书法作品欣赏
寿王修斋枢密采若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楚楚

(1) 草木丛生的样子

(2) 整洁鲜明的样子

衣冠楚楚

(3) 娇柔纤弱的样子

楚楚可怜

门前垂柳,楚楚可人

(4) 凄苦的样子

青琅玕

见“ 青琅玕 ”。

亦作“ 青瑯玕 ”。1.一种青色似珠玉的美石。是孔雀石的一种。又名绿青。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仇兆鳌 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 宋 曾几 《题南岳铨德观秋声轩》诗:“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瑯玕。” 清 方文 《送万茂先应征北上》诗:“惠我瑶华篇,佐以青琅玕。”

(2).喻竹。 唐 皮日休 《太湖诗·上真观》:“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 宋 曾几 《种芭蕉》诗:“以兹阴凉叶,代彼青瑯玕。”《东城杂记·姜西溟卜居》引 清 姜宸英 《送项霜田溶归杭州》诗:“我爱东园宅,绕池青琅玕。”

亭亭

(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层层

(1).一层又一层。 唐 刘禹锡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决决堰根水,层层湖上田。” 元 薛兰英 薛惠英 《苏台竹枝曲》之三:“ 虎邱山 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 清 邱象升 《清远峡》诗:“客心愁入暮,高峡尚层层。”

(2).指逐层逐次。 唐 章碣 《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层层。”《人民日报》1982.3.31:“会议要求各地做到经费落实,组织落实,层层有人抓。”

凛秋

寒冷的秋天。《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 晋 潘岳 《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 楚 客凛秋时, 桓公 旧臺上。”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春芳

(1).春天的花草。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结春芳以崇佩,折若华以翳日。” 唐 司空图 《春山》诗:“可是 武陵溪 ,春芳著路迷。” 宋 欧阳修 《禁火》诗:“火禁开何晚,春芳半已凋。” 明 杨慎 《与方思道别》诗:“幸驶星驾期,共玩春芳緑。”

(2).春天的花香。 唐 李白 《惧谗》诗:“众女妬蛾眉,双花竞春芳。”

动摇

(1) 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

(2) 不坚定,不稳固

(3) 使不坚定

风生

(1).起风。 晋 潘岳 《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牀尘帷举。”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2).犹言雷厉风行。《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廻避。” 颜师古 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遇事风生,吏民称快。”

(3).形容气氛活跃。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 张九龄 论辩风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阶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俄而 文皇 到来,精彩惊人,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伟如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五:“区上并不了解他,只觉得他谈吐风生,学问渊博,对他非常客气,也就相信了他。”

尘浊

(1).犹言尘世。《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是故我发閬宫,暂舍尘浊,既欲坚其仙志,又欲令向化不惑也。” 郭沫若 《行路难》下篇三:“我若有资,买山筑屋,长老此间,不念尘浊。”

(2).谦词。犹言凡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如不以尘浊见弃,在门墙之幼子,年十五矣,愿得坦腹牀下。”

常时

(1).固定的时间。 汉 王粲 《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2).平时。 唐 杜甫 《天河》诗:“常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红楼梦》第一○一回:“常时我见你不象今儿回来的快,问你一声儿,也没什么生气呢。”

(3).时常,常常。 明 高深甫 《九回肠·离思》曲:“眉尖上,常时描出愁模样。”《 * 词话》第四三回:“俺家的常时打搅这里,多蒙看顾。”《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人听见他这些话,也就常时请他来吃杯酒。”

一味

(1) 盲目,不顾客观条件

一味蛮干

(2) 单纯地

先生何故一味推脱

水月

(1).水和月。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 杨万里 《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 郑谷 《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謫居犹得住 蓬莱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净。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唐 李白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诗:“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