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其三

作者: 慧忠朝代: 唐代

偈·其三原文

形容虽变道常存,混俗心源亦不昏。

试读善财巡礼偈,当时岂例是沙门。

诗词问答

问:偈·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慧忠
问:偈·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慧忠的名句有哪些?答:慧忠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2. 《五灯会元》作「仪」

参考注释

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常存

永久存在,长期存在。 汉 班固 《 * 通·社稷》:“礼不常存。”《宋书·范晔传》:“且大梗常存,将重阶乱,骨肉之际,人所难言。”《隋书·经籍志四》:“以为 天尊 之体,常存不灭。”

混俗

谓混同世俗,不清高超脱。 唐 杨于陵 《赠毛仙翁》诗:“先生 赤松 侣,混俗游人间。”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藏几 工诗好酒,混俗无拘检。”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三折:“难道阳世间官府多机变,阴府内神灵也混俗,把 森罗殿 都做了营生铺?”

心源

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疎懒味偏长。”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於《乾》《坤》之妙。”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纯莹智照直证心源,不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发挥光大。”

试读

尝试性地阅读

我上次试读的那本书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

善财

(1).梵语sudhana意译。亦称“ 善财童子 ”。佛教菩萨之一。《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说的求道者。经中说他是 福生城 长者之子,因 文殊 指点,参访了五十三个善知识而成菩萨。因其参过 观音 ,故 观音 的塑像或画像旁,一般常有 善财童子 之像。《罗摩伽经》卷下:“尔时 善财童子 ,皆得见闻,善知解了诸奇特事。” 南朝 陈 徐陵 《齐国宋司徒寺碑》:“ 善财童子 南行未窥, 目莲沙门 北游不见。” 宋 李纲 《雷阳与吴元中书》:“君子观象, 善财 徧参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善财 入已,见百千万亿楼阁,一楼阁内有一 弥勒 ,领诸眷属,并一 善财 而立其前。”

(2).见“ 善才 ”。

巡礼

(1) 参观名胜古迹,或凭吊怀古,或参加特殊活动,或有特定目的的旅行

(2) 佛教称到各地礼拜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沙门

梵语的音译。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

老孙一向秉教沙门。——《西游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