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关于似见和,再用韵为别)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原文

马上三年,醉帽吟鞭,锦囊诗卷长留。
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
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
笑千篇索价,未抵蒲萄,五斗凉州。
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书端可消忧。
浑未办、倾身一饱,淅米矛头。
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吴牛。
晚天凉也,月明谁伴,吹笛南楼。

诗词问答

问:《雨中花慢(关于似见和,再用韵为别)》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辛弃疾雨中花慢(关于似见和,再用韵为别)书法作品欣赏
雨中花慢(关于似见和,再用韵为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马上

(1) 立刻;立即

大家坐好,电影马上要开映了

我马上就和你在一起

(2) 在马背上

马上比武

醉帽

醉汉的帽子。 宋 陆游 《梅花绝句》之十:“今年真负此花时,醉帽何曾插一枝。”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 蓝桥 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吟鞭

诗人的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 蓝桥 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元 萨都剌 《九日登石头城》诗:“九日吟鞭住 石头 ,翠微高处倚晴秋。”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锦囊

(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 *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诗卷

诗集。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畋 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 诗卷,讽诵不已。” 清 顾炎武 《自笑》诗:“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旧管

犹原有。 宋 辛弃疾 《雨中花慢》词:“悵溪山旧管,风月新收。” 宋 黄庭坚 《赠李辅圣》诗:“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关河

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 柳永《八声甘州》

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索价

讨价。一般指卖主提出售价。亦用以比喻谋求名位。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少室山人 索价高,两以諫官徵不起。”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若 颐 ( 程颐 )者,特以迂阔之学,邀君索价而已。” 元 吴弘道 《金字经》曲:“梦中 邯郸 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嘲,虚名无处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卫朝奉 见头次索价太多,故作难色。” 徐迟 《火中的凤凰》五:“书在一个书商处,三十二册索价一千元。”

蒲萄

(1).见“ 葡萄 ”。

(2).古代骏马名。

五斗

(1).见“ 五斗米 ”。

(2).即五星。《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梁丘子 注:“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参见“ 五星 ”。

凉州

(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 凉州 一带的地方歌曲, 唐 开元 中由 西凉府 都督 郭知运 进。 唐 王昌龄 《殿前曲》之二:“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唐 杜牧 《河湟》诗:“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閒人。”《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而 天宝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2). 唐 代软舞曲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志和 遂於怀中出一桐木合子,方数寸,中有物,名蝇虎子,数不啻一二百焉。其形皆赤,云以丹砂啗之故也。乃分为五队,令舞《凉州》。”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软舞曲有《凉州》、《緑腰》、《苏合香》、《屈柘》、《团圆旋》、《甘州》等。”

停云

(1).停止不动的云。 晋 陶潜 《停云》诗:“靄靄停云,濛濛时雨。”因其自序称“停云,思亲友也”故后世多用作思亲友之意。 明 顾大典 《青衫记·梦得刺江》:“乍离省闥,能无恋闕之心;远别朋儕,未免停云之想。” 清 赵翼 《李雨村观察挽诗》:“八表停云空目极,更从何处寄相思。” 郁达夫 《赠女学生李辉群》诗:“ 春申江 上赋停云, 黄鹤楼 头始识君。”

(2).使行云停止不动。喻歌声之高亢优美。本《列子·汤问》 薛谭 学讴於 秦青 事。 明 陈所闻 《双调新水令·齐王孙孟闇仲闇寿予西湖》套曲:“羡的是 坡仙 载月游,喜的是 苏小 停云唱。” 明 夏完淳 《端午赋》:“ 吴 姬抗腕而御橈, 越 女停云而振响。”

老子

(1) 父亲

(2) 老年男子的自称。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

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消忧

消解愁闷。《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汉 马融 《樗蒲赋》:“ 伯阳 入戎,以斯消忧。”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消忧期酒圣,乘兴任诗狂。” 茅盾 《宿莽·色盲》:“浪漫主义把恋爱当作神秘的圣殿,颓废主义又以为是消忧遣愁的法宝。”

倾身

(1).身体向前倾。多形容对人谦卑恭顺。《后汉书·隗嚣传》:“ 嚣 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旧唐书·窦建德传》:“﹝ 竇建德 ﹞每倾身接物,与士卒均执勤苦,由是能致人之死力。”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艺祖 既天姿英特,问其年,復亥生也。 永德 大喜,倾身事之。” 明 高启 《南宫生传》:“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2).竭尽全力。《史记·酷吏列传》:“ 周阳侯 始为诸卿时尝繫 长安 , 汤 倾身为之。”《后汉书·郭太传》:“乡里有忧患者, 淑 輒倾身营救,为州閭所称。” 清 方苞 《孙徵君传》:“而 奇逢 独与 定兴 鹿正 、 张果中 倾身为之。”

淅米

淘米。《仪礼·士丧礼》:“祝淅米于堂,南面用盆。” 郑玄 注:“淅,汏也。”《淮南子·兵略训》:“百姓开门而待之,淅米而储之。” 高诱 注:“淅,渍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桓南郡 与 殷荆州 语次……復作危语。 桓 曰:‘矛头淅米劒头炊。’ 殷 曰:‘百岁老人攀枯枝。’”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出抚》:“淅米向矛头,鞭影遥挥南斗。”

矛头

矛的尖端,比喻攻击的锋芒

有正义感的作家应该把攻击的矛头指向敌人

伤弓

受过箭伤的鸟,听到拉弓开弦的声音也害怕。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 唐 杜甫 《归雁》诗之二:“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当是时,执政者皆叹息 鲁公 伤弓,故虑患之深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语》:“ 鹤 ( 赵鹤 )政尚严厉,所至考校生员,多所罢黜…… 鹤 去,以 贵溪 江潮 代之。 潮 亦风裁澟然。生员之伤弓者犹畏之。”参见“ 伤弓之鸟 ”。

塞雁

亦作“ 塞鴈 ”。塞鸿。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檣乌终岁飞。” 元 萨都剌 《题扬州驿》诗:“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鴈一声霜满天。”《水浒传》第一一○回:“ 宋江 在马上遥看山景,仰观天上,见空中数行塞鴈,不依次序,高低乱飞,都有惊鸣之意。”参见“ 塞鸿 ”。

喘月吴牛

相传 吴 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唐 谭用之 《寄王侍御》诗:“喘月 吴 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宋 辛弃疾 《雨中花慢·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词:“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 吴 牛。” 柳亚子 《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诗:“吠 尧 桀 犬浑多事,喘月 吴 牛苦问天。”亦省作“ 喘牛 ”。 宋 王禹偁 《寄献仆射相公》诗之二:“引马但传三刻漏,喘牛休问四时春。”参见“ 吴牛喘月 ”。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吹笛

晋 向秀 《思旧赋》序:“余与 嵇康 、 吕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 嵇 志远而疎, 吕 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因以“吹笛”为伤逝怀旧之典。 北周 庾信 《寄徐陵》诗:“莫待 山阳 路,空闻吹笛悲。”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二:“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

南楼

(1).在南面的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 注:“ 灵运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 横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2).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