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校书知处州

作者: 魏了翁朝代: 宋代

送徐校书知处州原文

峨峨海中山,十二楼五城。
仙人驷玉虬,径上凌紫清。
中道忽回薄,珪符下玉京。
彤幨曜白日,锦舆上头行。
扶桑揽余辔,缓步宽作程。
世间行己地,端亦胜蓬瀛。
谁乎低着身,哑咤闻新莺。
何如携令名,归以见母兄。
用世无小大,千里亦民氓。
少施五夸手,竚录屏风名。

诗词问答

问:送徐校书知处州的作者是谁?答:魏了翁
问:送徐校书知处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魏了翁的名句有哪些?答:魏了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峨峨

(1) 山体高大陡峭

(2) 态度庄重严肃

中山

(1) 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

兼……赵、 宋、 卫、 中山之众。——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非尊于…中山之君。

十二楼

(1).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 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 执期 ,命曰 迎年 ’。上许作之如方,命曰 明年 。”《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昆仑 玄圃 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又见 崑崙山 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 唐 李白 《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明 顾咸正 《登华山》诗:“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

(2).泛指高层的楼阁。 唐 王昌龄 《放歌行》:“南渡 洛阳 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明 何景明 《送樊生》诗:“岧岧 南京 十二楼,波浪蹴踏金银闕。”

(3).见“ 十二重楼 ”。

五城

指五城御史。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

京兆五城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玉虬

见“ 玉虬 ”。

亦作“ 玉虯 ”。1.传说中的虬龙。《楚辞·离骚》:“駟玉虬以乘鷖兮,溘涘风余上征。” 唐 温庭筠 《奉天西佛寺》诗:“忆昔狂童犯顺年,玉虯閒暇出 甘泉 。” 严复 《秋花次吕女士韵》:“修门日远 灵均 魂,玉虬飞鸟还相群。”

(2).饰有玉勒的马。《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鏤象,六玉虯。”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六玉虯,谓驾六马,以玉饰其鑣勒,有似玉虯。”

(3).比喻竹鞭。 宋 朱熹 《新笋》诗:“下有万玉虯,三冬卧寒土。”

(4).浑天仪上的部件,形制如龙。《初学记》卷二五引 汉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

紫清

(1).指天上。谓神仙居所。 唐 李白 《春日行》:“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明 张居正 《应制白鹤吟》之五:“昔随 子晋 登 緱岭 ,今奉仙皇侍紫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驂鸞向紫清。”

(2).指翰林院。以翰林乃清贵之职,故称。 宋 黄庭坚 《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次韵》之一:“ 赤壁 归来入紫清,堂堂心在鬢彫零。”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诸公以英才骏足絶世之学,高躡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中道

(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中庸之道

(3) 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回薄

(1).谓循环相迫变化无常。《鹖冠子·世兵》:“精神回薄,振荡相转。”《文选·贾谊<鵩鸟赋>》:“万物回薄,振荡相转,云蒸雨降,纠错相纷。” 李周翰 注:“回薄振盪,相转无常。”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二:“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宋 王安石 《上李仲偃运使启》:“岁时回薄,气候沍寒。” 清 刘大櫆 《天道上》:“天地也,日星也,山川也,人物也,相与回薄於宇宙之间。”

(2).盘旋回绕。《宋书·符瑞志下》:“紫气从 景阳楼 上层出,状如烟,回薄良久。” 宋 叶适 《石洞书院记》:“君又荫茂密以崇其幽,植芳妍以绚其阳,左右面势,彼此回薄。”

(3).指迂回绕行。 明 方孝孺 《勉学诗》:“ 黄河 西北来,云自 崑崙 坵,经行非一山,回薄半九州。”

(1).循环变化。《文选·贾谊<鵩鸟赋>》:“万物迴薄兮,振盪相转。” 李善 注:“斯则万物变化,乌有常则乎。《鶡冠子》曰:‘……精神迴薄,振荡相转。’”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意气风云倏如昨,岁月春秋屡迴薄。上苑频经柳絮飞,中园几番梅花落。” 清 沉谦 《引声歌》:“大化迴薄,与仙者邻。”

(2).萦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忽有一洲自生,沙流迴薄。” 南朝 宋 鲍照 《岁暮悲》诗:“昼色苦沉阴,白雪夜迴薄。”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万里沧江,一峡束之,秀气迴薄,灵液潜滋,是生石宝。”

珪符

封官爵的信符。《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三》:“顷深汰珪符,妙简铜墨。” 李善 注引《周礼》:“上公之礼执桓珪,诸侯之礼执信珪,诸伯执躬珪。”

玉京

(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 葛洪 《枕中书》引《真记》:“元都玉京, 七宝山 ,週廻九万里,在 大罗 之上。”《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梦仙》诗:“须臾羣仙来,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二:“万神朝罢出 通明 ,和气欢声满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陆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诗:“斥僊岂復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浩浩荡荡,仙都玉京。蟠桃之花万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长安旅情》诗:“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宣和遗事》后集:“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清 赵翼 《因邸报秦楚蜀三省同时奏捷喜作凯歌》:“露布星驰到玉京,鐃簫大凯溢欢声。”

彤幨

亦作“ 彤襜 ”。赤色车帷。 唐 皇甫冉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宋 王安石 《送浑州知府宋谏议》诗:“班春回紺幰,问俗卷彤襜。” 清 唐孙华 《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知君仍世自鼎贵,朱轮十乘张彤幨。”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缓步

慢步,步伐舒徐

他缓步穿过一条田间小路

作程

(1).作楷模、典范。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含光醇德,为士作程。”

(2).立法度,做准则。《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配皇等极,为世作程。” 李善 注:“《吕氏春秋》曰:‘后世以为法程。’ 高诱 曰:‘程,度也。’”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行己

谓立身行事。《论语·公冶长》:“ 子 谓 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简公雪冤》:“士人行己,贵乎立品,即小可以见大,即穷可以徵达。”

蓬瀛

蓬莱 和 瀛洲 。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得道之士﹞或委华駟而轡蛟龙,或弃神州而宅 蓬 瀛 。”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清字》诗:“幽人蹈 箕 潁 ,方士访 蓬 瀛 。” 明 唐顺之 《送王侍读赴南都》诗:“此去 周南 异留滞,看君到处即 蓬 瀛 。”

哑咤

象声词。多以摹状鸟声或人语嘈杂声。 宋 欧阳修 《啼鸟》诗:“黄鸝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宋 范成大 《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 鲁 语。”

新莺

初春的啼莺。 唐 李白 《侍宴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始向 蓬莱 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鶯。”《水浒传》第八一回:“ 燕青 唱罢,真乃是新鶯乍囀,清韵悠扬。”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合记珠琴事》:“每一引吭,声如春晓之新鶯。”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令名

好名声

母兄

(1).同母之兄。别于庶兄。《公羊传·隐公七年》:“ 齐侯 使其弟 年 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何休 注:“母兄,同母兄。” 唐 韩愈 《唐朝散大夫孔君墓志铭》:“君母兄 戣 ,尚书兵部员外郎……以文行称朝廷。”

(2).母和兄。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康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用世

(1).犹历世。《晏子春秋·杂下二八》:“自吾先君 定公 至今,用世多矣, 齐 大夫未有老辞邑者。”

(2).见用于世,为世所用。 唐 戴叔伦 《寄孟郊》诗:“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宋 苏轼 《篆般若心经赞》:“草隶用世今千载,少而习之手所安。”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二》:“使 孟子 而用世,必用 杨 墨 ,不用 仪 秦 也。”

小大

(1).小的和大的。有时犹云一切、所有。《书·顾命》:“柔远能邇,安劝小大庶邦。”《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北史·乐运传》:“大尊比来小大之事,多独断之。”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旷观宇宙内,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小大,谓高声正声之类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 晋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儿子。《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至其使,悉斩送 弥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宿舒 、 孙综 前到 吴 ,贼 权 问臣家内小大, 舒 、综对臣有三息。”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大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民氓

民众,百姓。《战国策·秦策一》:“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氓,悉其士民,军於 长平 之下,以争 韩 之 上党 。”《晏子春秋·问上六》:“田野不修,民氓不安。”《淮南子·修务训》:“轻赋薄敛,以宽民氓。”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故能别贤愚而获多士,成教化而安民氓。”

屏风

(1).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太宗 令 虞监 写《烈女传》以装屏风,未及求本,乃暗书之,一字无失。” 清 李渔 《玉搔头·抗节》:“只好算个画里鸳鸯,便做他屏风上的侍妾。” 茅盾 《手的故事》:“ 陆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风背后的好地方,悄悄说着话。”

(2).即荇菜。又名凫葵,茎呈紫色。《楚辞·招魂》:“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王逸 注:“屏风,水葵也。” 洪兴祖 补注引《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

(3).中草药防风的别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