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宪景文集并各书其卷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元宪景文集并各书其卷首原文

二宋合刊曾纪王,惜哉分集失传详。

学如有本终难晦,行不负言久益彰。

伯也孤风表雅操,仲兮彊识富文章。

虽称俭过及奢过,弗愧元方与季方。

收拾碎珍得全册,吟题七字冠前行。

休嗤大典纷割裂,爱礼幸兹存饩羊。

诗词问答

问:题元宪景文集并各书其卷首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元宪景文集并各书其卷首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元宪景文集并各书其卷首是什么体裁?答:七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一

2. 宋嘉定间郡守王允初倡议欲合刊二宋集以属郡文学陈之强未就而去其后太守陈芾捐资刊成之见之强序

参考注释

二宋

(1).指 宋 宋庠 与弟 祁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宋郑公 庠 ﹞与其弟 祁 自布衣时名动天下,号为二 宋 。”

(2).指 宋 宋雄 与 宋琪 。《宋史·宋雄传》:“ 宋雄 者,亦 幽州 人。初与 琪 齐名 燕 蓟 间,谓之二 宋 。”

(3).指 元 宋本 与弟 褧 。《元史·宋本传》:“﹝弟 褧 ﹞其文学与 本 齐名,人称之曰二 宋 云。”

(4).指 明 宋克 宋广 。《明史·文苑传一·宋克》:“﹝ 克 ﹞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时有 宋广 ,字 昌裔 ,亦善草书,称二 宋 。”

合刊

几种诗文集或几期期刊合并刊行。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王店》:“并出二 王 合刊诗稾旧本,共一册。”也指合并刊行的刊物。

失传

没有被人继承而得不到延续的

唐宋的踢球,久已失传。—— 鲁迅《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难晦

艰难衰败。《宋书·明帝纪》:“朕属横流之会,接难晦之辰,龕暴剪乱,日不暇给。”

负言

背弃约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隗炤 ﹞临终书板,授其妻曰:‘……此人负吾金,即以此板往责之,勿负言也。’” 唐 贾岛 《题李凝幽居》诗:“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明 冯梦龙 《情史·情报·袁乞妻》:“君先结誓,何负言!”

风表

风度仪态。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颜貌脩丽,风表闲雅,望之溢目,接之适意。”《金史·宗雄传》:“﹝ 宗雄 ﹞既长,风表奇伟,善谈辩,多智略。” 明 何景明 《送李长芦先生》诗:“十年相见倍相亲,风表依然道义存。”

雅操

(1).雅正的乐曲。《后汉书·仲长统传》:“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 唐 李群玉 《失鹤》诗:“堕翎留片雪,雅操入孤琴。”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明朝去把 华 封祷,奏一曲壎箎雅操。”

(2).高尚的操守。《晋书·山涛传》:“足下在事清明,雅操迈时。”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序》:“美 范公 之清致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英声超北地,雅操迈东乡。”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得全

(1).获得保全。《庄子·达生》:“彼得全於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於天乎?”《汉书·刑法志》:“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新唐书·裴度传》:“ 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计自去年十月至今,孤军在万里外陷重围者三月,卒得全。”

(2).谓人臣事君之礼无所失。《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马贞 索隐:“得全,谓人臣事君之礼全具无失,故云得全也。”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3).指完全具备。 清 张芳 《黛史》:“声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

七字

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前行

前锋。《吴子·应变》:“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立 章邯 为 雍王 ,置 楚 军中。使长史 欣 为上将军,将 秦 军为前行。” 唐 韩愈 《再与鄂州柳中丞书》:“握兵之将,熊羆貙虎之士,畏懦蹙蹜,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

(1).以前的行为。《荀子·议兵》:“ 武王 之诛 紂 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孔丛子·论书》:“ 公 ( 定公 )曰:‘先君 僖公 功德前行,可以与於报乎?’”

(2).向前行走。《晋书·长沙王乂传》:“想来逆者,当前行一尺,却行一尺。” 唐 李白 《登太白峰》诗:“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庄绍光 也起来洗了脸,叫小厮拴束行李,会了帐,一同前行。”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而外,也没有什么异样。”

(3). 唐 宋 制,尚书省六部分前行、中行、后行三等。 宋 王溥 《唐会要·尚书省分行次等》:“故事,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

(4).用作对吏员的尊称。《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小娘子簌地两行泪下道:‘告前行,到这里隐讳不得。觅幅纸和笔,只得与他供招。’”

大典

(1) 重要的典籍

(2) 国家重要的典章、法令

(3) 盛大隆重的典礼

开国大典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鲁迅《祝福》

割裂

从整体中分割出若干部分;割开

不能把它与当时的环境割裂开来

割裂州国,分王子弟。——三国魏· 曹元首《六代论》

饩羊

(1).古代用为祭品的羊。《论语·八佾》:“ 子贡 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 赐 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朱熹 集注:“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餼,生牲也。” 宋 陆佃 《谢赐元祐七年历日表》:“凤鸟名官,餼羊视朔。”

(2).比喻礼仪。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旧制一废难复》:“至 嘉靖 末年, 张永明 左都御史,始正之,以至于今。惟此一事存餼羊云。”

(3).比喻徒具之形式。 清 赵翼 《新春宴集草堂》诗之三:“儒餐野味无官鮓,翰苑虚名渐餼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