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原文

二月雪飞鸡狗狂,锦衣走马回大梁。
入奏邕州破蛮贼,绛袍玉座开明堂。
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一朝严气变和气,初令漏泄飞四方。
将军曰青才且武,先斩逗挠兵后强。
从来儒帅空卖舌,未到已愁茆叶黄。
徘徊岭下自称疾,诏书切责仍勉当。
因人成功喜受赏,亲戚便拟封侯王。
昔日苦病今不病,铜鼓弃掷无镖枪。

诗词问答

问: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锦衣

(1).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毛 传:“锦衣,采色也。” 孔颖达 疏:“锦者,杂采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览古》诗:“ 越王 句践 破 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锦衣人跨其颈。”

(2).指禁卫军士卒。《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

(3).指锦衣卫。亦指锦衣卫的官员。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新异政》:“公在 浙 多异政,时锦衣纪纲擅宠,使千户往 浙 辑事,作威受赂, 新 捕治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定生 大为锦衣 冯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听説要拿廵按 黄澍 、督抚 袁继咸 、大锦衣 张薇 。”

走马

(1) 骑着马跑

平原走马

(2) 善跑的马

团长有一匹棕色马,是匹好走马

大梁

(1) 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也叫正梁、脊檩

(2) 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

他在单位挑大梁

(3) 战国时 魏国都城,现 河南省 开封市

魏有隐士曰 侯赢…为 大梁夷门(东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入奏

谓入朝向君主进言或上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考异》:“宰臣 留正 等入奏,乞早正 嘉王 储位,以安人心。”《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遂入奏太后曰:‘ 诸葛诞 谋反,臣与文武官僚,计议停当。’”

玉座

(1).帝王的御座。《文选·谢朓<同谢咨议铜雀台>诗》:“玉座犹寂漠,况乃妾身轻。” 刘良 注:“玉座,玉床也……言君王玉座尚自虚无若此,况羣妾身至轻微,何以为久长也。” 唐 白居易 《蛮子朝》诗:“上心贵在怀远蛮,引临玉座近天颜。” 宋 梅尧臣 《金沙花》诗:“玉座君王赏,朱栏将相罗。”

(2).代称帝王。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九:“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寿方德润》词:“幅巾林下,姓名玉座长忆。” 清 汪懋麟 《题屺瞻学士扈从射麞图》诗:“敛手鵠立玉座隅,被服轻温貂貉狐。”

(3).敬称先皇、先后的神床。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仇兆鳌 注:“玉座,神牀也。”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 洛阳 八陵那忍説,玉座尘昏松柏寒。” 清 顾炎武 《赋得秋柳》诗:“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夕照斜。”

(4).指道观的神座。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诗:“金屋似鐫出,玉座如琢成。” 唐 王师简 《三茅君素像记》:“设云幄於两楹,分玉座而鼎足。”

(5).作仙人代称。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女童队》:“玉座天临,虽仙凡之有隔;翠鬟云合,岂草木之无知。”

(6).器物的饰玉的底座。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词:“ 闽 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明堂

(1)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腰佩

古代系在腰间以别官阶的一种佩件。

鱼服

(1).鱼皮制的箭袋。服,通“ 箙 ”。《诗·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孔颖达 疏:“以鱼皮为矢服,故云鱼服。”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贝胄象弭之威,织文鱼服之容。” 金 冯延登 《射虎得山字》诗:“柳营共许千人敌,鱼服仍餘一矢还。”

(2).鱼形。 晋 潘岳 《西征赋》:“彼白龙之鱼服,挂 豫且 之密网。”后比喻帝王或贵人微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陛下﹞若尽臣术,必怀璽入人家,将困于鱼服也。”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人知 滁阳 ( 郭子兴 )能识真主于鱼服之中,不知皆次夫人启之也。”参见“ 白龙鱼服 ”。

金带

金饰的腰带。古代帝王、后妃、文武百官所服腰带,有革、金、玉、银等差别,其制度各代不同,亦多变易。《北周书·李穆传》:“乃遣使謁 隋文帝 ,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服也。” 宋 梅尧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诗:“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开赵埋铭》:“召对称旨,赐金带。”

圣皇

对皇帝的尊称。 汉 班固 《东都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将朝圣皇,匪敢晏寧。”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旧唐书·房琯传》:“ 琯 昨於南朝为圣皇制置天下,乃以 永王 为 江南 节度, 潁王 为 剑南 节度, 盛王 为 淮南 节度。”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严气

(1).寒气。《文选·谢惠连<雪赋>》:“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 吕延济 注:“严气,寒气也。” 唐 王勃 《春思赋》:“解宇宙之严气,起亭皋之春色。” 宋 梅尧臣 《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诗:“一朝严气变和气,初令漏泄飞四方。”

(2).刚正之气。 清 黄鷟来 《题高价人坐石小像》诗:“孰能抱君怀,严气兼正性。”参见“ 严气正性 ”。

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初令

新出的法令。《史记·商君列传》:“令行於朞年, 秦 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司马贞 索隐:“谓 鞅 新变之法令为‘初令’。” 宋 王安石 《谢赐元丰敕令格式等表》:“趋变以制宜,或非初令,则取新而垂裕,宜有成书。”

漏泄

(1) 流出或透出

汽缸漏泄

(2) 泄漏;走漏

漏泄试题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逗挠

见“ 逗橈 ”。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儒帅

犹儒将。 宋 梅尧臣 《邵伯堰下王君玉饯席上命赋》诗:“ 淮南 命儒帅,寒上足封侯。”

卖舌

卖弄口舌。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卖舌弹剑,买义追仁。” 宋 梅尧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诗:“从来儒帅空卖舌,未到已愁茆叶黄。”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自称

(1) 自道姓名

(2) 自吹;表白

他自称能预见未来

诏书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

衣带诏书

切责

严厉责备

成功

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国演义》

受赏

受到奖赏

立功受赏

亲戚

(1) 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2) 指父母及兄弟等

去亲戚而事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安居。——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独身无亲戚。——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指内外亲属

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

亲戚之所畔。

悦亲戚之情话。——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当如亲戚。——唐· 李朝威《柳毅传》

送给朋友和亲戚的礼物

封侯

(1).封拜侯爵。《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记·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2).泛指显赫功名。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宋 陈师道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诗:“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铜鼓

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用铜铸造。也指铜制军鼓

弃掷

乱丢乱扔

弃掷逦迤。——唐· 杜牧《阿房宫赋》

镖枪

一种长柄尖头的武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