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清楼四题·其一·春风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延清楼四题·其一·春风原文

习习出深谷,蓬蓬拂远坰。

虽资摇叶发,莫便致花零。

披去十分快,御来五日泠。

独宜石泉侧,益觉入清听。

诗词问答

问:延清楼四题·其一·春风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延清楼四题·其一·春风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延清楼四题·其一·春风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四

参考注释

习习

(1).频频飞动貌。《楚辞·九辩》:“驂白霓之习习兮,歷群灵之丰丰。” 朱熹 集注:“习习,飞动貌。” 晋 左思 《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

(2).微风和煦貌。《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 传:“习习,和舒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六:“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风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冰心 《寄小读者》七:“凉风习习,舟如冰上行。”

(3).盛多貌。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习习冠盖。”《文选·左思<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张铣 注:“习习,盛也。”

(4).清雅和谐貌。 汉 傅毅 《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文选·嵇康<琴赋>》:“洋洋习习,声烈遐布。” 李周翰 注:“洋洋习习,清雅貌。”

(5).形容辛辣、痛痒等感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细辛出 华山 ,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 石 觉森寒如浇氷水,喉中习习作痒。”

(6).象声词。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沉从文 《边城》十一:“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习习作声。”

深谷

幽深的山谷

蓬蓬

指草木、须发参差不齐或杂乱

远坰

遥远的郊野。 唐 钱起 《观舞马赋》:“垂耳 长阪 ,翘足远坰。” 宋 梅尧臣 《丛杉》诗:“翠姿且有干云势,岂是孤生向远坰。” 元 萨都剌 《送友之金陵》诗:“ 江 城积雨开新霽,行李萧萧去远坰。”

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五日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灵运须》:“ 中宗 时, 安乐公主 五日斗百草。” 宋 姜夔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问谁?”参见“ 五日京兆 ”。

石泉

山石中的泉流。《楚辞·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来水》:“两岸连山,石泉悬溜,行者輒徘徊留念,情不极已也。” 唐 杜甫 《石泉》诗:“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宋 苏轼 《峡山寺》诗:“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 元 刘迎 《寒食阻雨招元功会话》诗:“杨柳杏花相对晚,石泉槐火一时新。” 清 唐甄 《潜书·敬修》:“居於河滨者,始汲而归,浊不可饮也。注而勿扰,则石泉矣。”

清听

(1).谓耳聪善听。《后汉书·申屠蟠传》:“ 玉 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夫聆繁会之响而顾问於庸工,非 延州 之清听也。”

(2).请人听取的敬词。 晋 陆机 《吴趋行》:“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所谓乘可为之时,以竭愚夫之千虑,用以仰赞高深,非欲徒撰空言以瀆清听。”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二集·弁言》:“倘有所得,当再就‘萍踪’所到,写些‘寄语’出来,以扰好友们的清听。”

(3).谓清越入耳。 唐 孟浩然 《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诗:“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