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原文

春秋无麦自当书,况复秋田水潦余。
一雪端来救焦槁,千箱乞与等亲疏。
消残瘟疠曾非药,蚀遍陈根不用鉏。
犹恐远村沾未足,试呼农圃问何如。

诗词问答

问: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自当

自然应当。《东观汉记·邓禹传》:“赤眉无穀,自当来降。”《水浒传》第二回:“可放我过去,回来自当拜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布客》:“后勿復来,倘有事北往,自当迂道过访。”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秋田

(1).秋季畋猎。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秋田乎 青丘 ,徬徨乎海外。” 唐 李嘉祐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诗:“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 五陵 儿。” 宋 晁补之 《北渚亭赋》:“秋田 青丘 ,实囿海滨。”

(2).秋日收获后的田园。 唐 刘长卿 《鸜鹆歌》:“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羣族。” 唐 王建 《寄贾岛》诗:“僮眠冷榻朝犹卧,驴放秋田夜不归。”《元史·明宗纪》:“冬春之交,雪雨愆期,麦苗槁死,秋田未种,民庶遑遑,流移者众。”

水潦

1.大雨;雨水。《礼记·曲礼上》:“水潦降,不献鱼鳖。”《左传·襄公十年》:“水潦将降,惧不能归,请班师!”《魏书·崔浩传》:“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 宋 张虙 《月令解》卷九:“季夏,水潦盛昌,故行夏令则为大水。”

2.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荀子·王制》:“修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藏。”《淮南子·天文训》:“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潦东流。” 唐 高适 《苦雨寄四房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 清 刘大櫆 《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迺作徒杠,迺作舆梁,亘若白虹,蹴波以浮,水潦骤涨,民不病涉。”

水淹。《管子·轻重丁》:“ 齐 西水潦而民飢, 齐 东丰庸而糶贱。”《后汉书·南匈奴传》:“ 关 东水潦,人民飢饿死尽,可击也。”《梁书·武帝纪中》:“六月丁亥,詔以 东阳 、 信安 、 丰安 三县水潦,漂损居民资业,遣使周履,量蠲课调。”

千箱

形容丰年储粮之多。 唐太宗 《秋暮言志》诗:“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 唐 欧阳詹 《送王式东游序》:“何述万乘之都,千箱之年,有故人而适远,无巵酒以叙别,男儿巵酒之不致,亦何论他日之浮沉哉!”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闢五土之时,披沙岂异;载千箱之处,照乘攸同。”参见“ 千仓万箱 ”。

乞与

给与。《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奢侈无度,不爱财宝,左右亲幸,一日乞与,或至一二百万;小有忤意,輒追夺之。” 唐 罗隐 《江南》诗:“垂衣端拱浑閒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宋 陆游 《江渎池纳凉》诗:“天公作意怜覊客,乞与今年一夏凉。”

亲疏

亲近和疏远

陈根

(1).逾年的宿草。《礼记·檀引上》“ 曾子 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汉 郑玄 注:“宿草,谓陈根也。”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序:“是以临丧殯而后悲,覩陈根而絶哭。”

(2).借指亡友。 清 唐孙华 《钱瞿亭舍人挽诗》:“独悲君早逝,凄凉哭陈根。”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未足

(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农圃

1.农田园圃。 2.指农家。 3.耕稼,农耕。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