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闰月初伏快雨凉风昼眠初觉庭前小栏花木

作者: 蔡襄朝代: 宋代

原文

闰夏天地热焰烘,崇朝快雨随清风。
昼轩梦觉开前栊,画栏花草意气雄。
侧枕遥问数异同,如子微物烦化工。
盍各言尔之所从,繁葩富艳生未红。
枯条大蕊千万重,修幹点缀赤日中。
蠲去忧忿谁与功,采摘烹煮祛烦胸。
秋霜钜实垂如瓮,横柯远引交加丛。
叶抽绿剑端黄茸,直立开拂泉货通。
叠绕翠羽翻虬龙,误入畦町非余公。
助涤渴肺思匪躬,物物自名词不穷。
愿当我意乃汝容,负汝不饮惭衰翁。

诗词问答

问:《甲辰闰月初伏快雨凉风昼眠初觉庭前小栏花木》的作者是谁?答:蔡襄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蔡襄的名句有哪些?答:蔡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夏天

同“夏 2 ”

热焰

(1).火焰。 唐 独孤及 《梦远游赋序》:“然后知一生之患假合,岂直芻狗、土梗、热焰、聚沫而已。”

(2).以指炎热的气流。 宋 蔡襄 《庭前小栏花木》诗:“闰夏天气热焰烘,崇朝快雨随清风。”

崇朝

终朝。从天亮到早饭时。有时喻时间短暂,犹言一个早晨。亦指整天。崇,通“ 终 ”。《诗·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而雨。” 毛 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后汉书·蔡邕传》:“或画一策而綰万金,或谈崇朝而锡瑞珪。” 唐 陈子昂 《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嗟乎!朝廷子入,期富贵於崇朝;林岭吾栖,学神仙而未毕。”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游有感》诗之四:“崇朝驛骑驰千里,一夜捷书奏九重。”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诗:“崇朝霖雨欣方霽,公路断桥不可过。”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梦觉

(1).犹梦醒。《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忽如梦觉,犹在枕旁。” 唐 韩愈 《宿龙宫滩》诗:“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元 张逊 《水调歌头》词:“漠漠梁间燕子,款款花边蝴蝶,梦觉却 并州 。” 明 李开先 《喻意》诗:“梦中有客惠佳酒,呼奴抱去热来尝。忽听鷄声惊梦觉,鼻内犹闻酒气香。”

(2).睡梦和醒来。 清 魏源 《偶然吟十八首呈婺源董小槎先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之十六:“梦觉小生死,生死大梦觉。”

画栏

亦作“ 画阑 ”。有画饰的栏杆。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叹画阑玉砌都换,纔始有缘重见。” 元 周权 《莫春》诗:“盘篆香销空院寂,鞦韆影阁画阑欹。”《红楼梦》第四八回:“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花草

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意气

(1) 志向与气概

意气风发

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精神;神色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志趣

意气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绪

意气用事

问数

占问运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取象乎 河 洛 ,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

异同

(1) 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别异同

(2) 异议

(3) 不一样,不一致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微物

(1).细小的东西;小的生物。《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於削。”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昔嘉量微物,盘盂小器,犹其昭德记功,载在铭典。” 明 韩洽 《雪下红》诗:“天道存微物,韶华惜岁阑。” 清 黄鷟来 《甲戌晤张蔚生喜而有赋》诗之二:“微物知报德,径寸传 隋 珠。”

(2).喻指卑下者。《南史·周朗传》:“ 朗 悖礼利口,宜合翦戮,微物不足乱典刑,特锁付边郡。”

(3).作自称之谦词。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仰閲丰施,降惟微物。” 李善 注:“微物,自谓也。”

(4).菲薄的礼物。用作谦词。 明 杨珽 《龙膏记·旤媒》:“这些微物,聊充涂中之费。” 鲁迅 《书信集·致宋琳》:“极欲略备微物,聊申祝意,而南北道远,邮寄不便。”

化工

(1) 化学工业的简称

化工厂

(2) 化学工程的简称

化工系

(3) 自然的造化者

盍各

《论语·公冶长》:“ 颜渊 、 季路 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后以“盍各”指各抒其志。亦指志趣。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书》:“吾既拙於为文,不敢轻有掎摭,但以当世之作,歷方古之才人,远则 扬 、 马 、 曹 、 王 ,近则 潘 、 陆 、 颜 、 谢 ,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俱为盍各,则未之敢许。” 唐 李峤 《为朝集使绛州刺史孔祯等进大酺诗表》:“同盍各於二三,冀揄扬於万一。”

所从

所向;所往。 唐 李正辞 《赋得白云起封中》:“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唐 吴筠 《游庐山五老峰》诗:“云外听猿鸟,烟中见杉松。自然符幽情,瀟洒愜所从。”

繁葩

繁盛的花。 晋 张协 《濛氾池赋》:“红莲煒而秀出,繁葩赩以焕烂。” 唐 刘禹锡 《蒲桃歌》:“繁葩组綬结,悬实珠璣蹙。”

富艳

见“ 富艳 ”。

亦作“ 富艷 ”。美盛;华丽。《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赞》:“ 陈思 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公﹞始学 左 氏书,故其文微为富艳。” 金 元好问 《荆棘中杏花》诗:“天真不到铅粉笔,富艳自是宫闈花。”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必待搜辑羣书,广採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艷,便倾动一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 曹植 文才富艳,思若有神,被 曹丕 逼迫,满怀忧愤,发为诗文,情采并茂。”

枯条

干枯的枝条。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悴叶更辉,枯条以肄。” 晋 陶潜 《杂诗》之七:“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唐 李商隐 《池边》诗:“日西千遶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点缀

(1) 衬托;装饰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应景儿;凑数儿

(3) 指衬托、装饰的东西

日中

日头正当午;中午

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水浒传》

蠲去

指删除。《后汉书·应劭传》:“蠲去復重,为之节文。”《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帝以 敏 博通经记,令校图讖,使蠲去 崔发 所为 王莽 著録次比。”

忧忿

忧虑悲愤。 秦牧 《长河浪花集·中国红场的旗帜》:“ 鲁迅 说他自己怀着比 果戈里 深广的忧忿写《狂人日记》。”

采摘

采收摘捡

采摘草莓

烹煮

烧煮。 宋 苏轼 《和陶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未忍便烹煮,绕观日百廻。”

秋霜

(1) 秋天的霜

(2) 比喻白发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横柯

横枝。 南朝 梁 吴均 《与宋元思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远引

远去;远游。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 燕 路者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以兴士当高举远引,归洁其身如海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佞人涕泣》:“濡足权门不足责,既而蒙谴,智者必远引,自庆脱网矣。”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脱身思远引,束缚加覊韁。”

交加

(1) 两种事物同时出现

雷电交加

(2) 交错;错杂

交加之藤。——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悲喜交加的情绪

直立

直竖;竖立

像哨兵似的松树,沿着山巅直立着

泉货

钱币,货币。 唐 权德舆 《<翰苑集>序》:“ 寿春 刺史 张鎰 ,有名於时,一获晤言,大加赏识。暨别, 鎰 以泉货数万为贐。”《金史·食货志三》:“臣愚谓,宜权禁见钱,且令计司以军须为名,量民力徵敛,则泉货流通,而物价平矣。”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六》:“畜泉货,取其稍省负荷百物者之力,便怀袵而已,不挈万事之柄。”

叠绕

亦作“迭绕”。重迭缠绕。 骆宾基 《山区收购站》:“他的两只手颤抖着,一苗长须迭绕的山参,在柜台上出现了。”

翠羽

(1).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逸周书·王会》:“正南: 甌邓 、 桂国 、 损子 、 产里 、 百濮 、 九菌 ,请令以珠璣、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 * 为献。”《文选·曹植<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刘良 注:“金摇,釵也;熠烁,光色也;又饰以翡翠之羽於上也。” 唐 卢照邻 《刘生》诗:“翠羽装剑鞘,黄金鏤马缨。”

(2).翠鸟。 唐 顾况 《芙蓉榭》诗:“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宋 杨万里 《憩怀古堂》诗:“便有白鸥下,惊起翠羽飞。” 清 曹寅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凉山》诗:“飞来翠羽正啁啾,冉冉斜阳坐衰草。”

(3).绿色的羽毛。 唐 罗隐 《鹦鹉》诗:“莫恨雕笼翠羽残, 江 南地暖 陇 西寒。”

(4).指鸟翼。 前蜀 韦庄 《归国谣》词:“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5).比喻青葱的树叶。 唐 杨炯 《折杨柳》诗:“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芊芊烱翠羽,剡剡生银汉。” 宋 苏轼 《浣溪沙》词:“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

(6).借指珍宝。《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 李周翰 注:“将其意,谓以寳币申厚意也。”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虬龙

(1).传说中的一种龙。《楚辞·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王逸 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言寧有无角之龙,负熊兽以游戏者乎?” 唐 贾岛 《望山》诗:“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扬帆忽夭矫,赤水驂虬龙。”

(2).比喻盘曲的篆字。 傅尃 《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

(3).比喻盘屈的树枝。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鶻之危巢,俯 冯夷 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清 姚鼐 《紫藤花下醉歌》:“虬龙两干拏空立,瓔珞万条垂地倒。”

畦町

(1).田垄;田界。亦泛指田园。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畦町所艺,含蘂藉芳。”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广漠寂寥之乡,畦町高下之处。”

(2).界限。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又太学屡与同舍议不合,遂自乞为军丞棘正,不肯涉翰墨畦町、宰县守州,专以政事显云。” 明 李东阳 《明故奉政大夫修正庶尹云南按察司佥事致仕何公墓志铭》:“公性开朗,畦町不内,设与人交,必从厚闻。”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唯我 蕺山 ,集夫大成,诸儒之弊,削其畦町。”

(3).规矩;格式。 宋 文天祥 《吊五水》诗序:“ 张全 无统驭之材,自为畦町。”《宣和画谱·张钦元》:“作真字……其远法 钟繇 唯恐失真,但去古既远,世习纷揉,故未能脱去前人畦町。”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王洽》:“每欲作图……先以墨泼幛上,因其形似,或为山石,或为林泉,自然天成,不见墨污之跡,盖能脱去笔墨畦町,自成一种意度。”

匪躬

谓忠心耿耿,不顾自身。《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孔颖达 疏:“尽忠於君,匪以私身之故而不往济君,故曰:匪躬之故。”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 比干 匪躬而剖心於精忠, 田丰 见微而夷戮於言直。”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诗:“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至于 倭文端 之守正不阿,清操絶俗, 文文忠 之匪躬尽瘁,驯扰强蕃,方之 姚 宋 忠 唐 、 范 韩 翊 宋 ,殆无恧色。”

物物

各种东西,各种事物

物物各自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物以与物物争。——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名词

(1)

(2) 表示名称(如人、动物)的词

(3) 除代词外,在句子中用作动词的主语或宾语的词,或是在独立结构中表示名称的词,或是在联系动词后作表语用的词

不穷

(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衰翁

老翁。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宋 陆游 《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

披着蓑衣的老翁。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诗文赏析


【原题】:

甲辰闰月初伏快雨凉风昼眠初觉庭前小栏花木各有意气效柏梁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