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山房十咏

作者: 李曾伯朝代: 宋代

自和山房十咏原文

禅房寂寂夜昏昏,相对长明一点灯。
举似新诗共僧话,笑侬绮语污溪藤。

诗词问答

问:自和山房十咏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自和山房十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李曾伯自和山房十咏书法欣赏

李曾伯自和山房十咏书法作品欣赏
自和山房十咏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禅房

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寂寂

形容寂静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寂寂荒山

昏昏

(1).昏暗貌;阴暗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乐浪 之东,有背明之国……在 扶桑 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 南朝 陈 阴铿 《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於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贝琼 《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所不乐闻,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蛮弦 代 写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薛贺州》:“ 郑 人 薛鋭 仲藏 为 贺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绪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叶圣陶 《城中·微波》:“他脑际有点昏昏,口里非常渴燥。”

(4).视力昏花模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两目昏昏然,不甚见物。”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举似

奉告。 金 段成己 《题蒲城董公龙窝图》诗:“探怀出新图,一语烦举似。” 明 袁宏道 《与王伯穀书》:“ 吴越 佳山水,登览略尽。恨不能一一举似。”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绮语

(1).佛教语。涉及闺门、 * 等华艳辞藻及一切杂秽语。十善戒中列为四口业之一。 南朝 梁武帝 《答<菩提树颂>手敕》:“但所言国美,皆非事实,不无綺语过也。”《法苑珠林》卷八八引《成实论》:“虽是实语,以非时故,即名綺语。或是时以随顺衰恼无利益故,或虽利益,以言无本,义理不次,恼心説故,皆名綺语。”

(2).指纤婉言情之辞。 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綺语了。”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近人为词,习綺语者,託言 温 韦 。”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或是竟顺流忘反,成绮语淫话的烂小说生涯。”

(3).华美的语句。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绮语洗晴雪,娇辞哢雏鸎。”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新诗綺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綺语:意义藴藉或新奇,读之有餘味者。诗歌等文用之,小学教科书选用宜极少。”

溪藤

指 剡溪 纸。 浙江 剡溪 所产的藤制纸最为有名。 宋 苏轼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苏辙 注:“溪藤, 剡溪 纸也。” 宋 陈与义 《次何文缜题颜持约画水墨梅花韵》之一:“牕间光景晚来新,半幅溪藤万里春。” 宋 陆游 《小园花盛开》诗:“更嗟著句多尘思,惭愧溪藤似截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