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径山观雪

作者: 李长房朝代: 明代

游径山观雪原文

诸天曾结白莲台,谁挈狂夫顶上来。

玉树青葱双径合,六花零乱七峰开。

联翩欲起辽东鹤,彩笔应传郢客才。

蓑笠不妨频住访,逢僧疑似雪山回。

诗词问答

问:游径山观雪的作者是谁?答:李长房
问:游径山观雪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游径山观雪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参考注释

诸天

(1).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 * 之四禅有十八天,无 * 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之曰诸天。《长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尸菩萨 生时,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序:“且三界迴沉,诸天倏瞬。”《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人民欢喜皆称嘆,诸天爱护讚精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堂里摆列着诸天圣像。”《西游记》第十七回:“诸天遂来洞口报知。”

(2).指神界的众神位。后泛指天界;天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 玉京 、 蓬莱 、 崑閬 、 姑射 。” 清 林则徐 《即目》诗:“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莲台

莲座

狂夫

(1).无知妄为的人。《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史记·淮阴侯列传》:“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何物狂夫,敢毁谤朝政如此?”

(2).用作谦词。《后汉书·李固传》:“ 固 狂夫下愚,不达大体,窃感古人一饭之报,况受顾遇而容不尽乎!”

(3).放荡不羁的人。《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忽有醉酒狂夫,分争道路,既无尊严之仪,岂识上下之别。” 唐 杜甫 《狂夫》诗:“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清 孙枝蔚 《延令书怀二十二韵》:“小子哀穷叟,狂夫藐达官。”

(4).指悖逆胡为者。《墨子·非攻下》:“ 武王 乃攻狂夫,反 商 之 周 。”《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竟雷动,四野风起,京师虽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窥左足而先应者也。”

(5).古代妇人自称其夫的谦词。 汉 刘向 《列女传·楚野辩女》:“大夫曰:‘盍从我於 郑 乎?’对曰:‘既有狂夫 昭氏 在内矣。’遂去。” 唐 李白 《捣衣篇》:“玉手开缄长嘆息,狂夫犹戍 交河 北。” 元 边鲁 《和西湖竹枝词》:“狂夫归来未有信,蝴蝶作团飞上城。”

(6).精神病患者。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壶,乱流而渡。”

(7).古代掌驱疫和墓葬时驱鬼的人。《周礼·夏官·序官》:“方相氏,狂夫四人。”《国语·晋语一》:“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 韦昭 注:“狂夫,方相氏之士也。”

顶上

(1).顶头,高处。指山巅。 唐 林宽 《送僧游太白峰》诗:“顶上多灵跡,尘中少客知。” 唐 黄滔 《壶公山》诗:“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2).顶礼拜上。极表尊敬。 明 陈洪谟 《继世纪闻》卷一:“公差出外及回京者,朝见毕,皆赴 瑾 ( 刘瑾 )宅见辞。用涴红笺纸写官衔,称‘顶上’字样以为常礼。” 明 陈洪谟 《继世纪闻》:“凡拜帖写‘顶上’,不敢云‘拜上’,‘顶上’之称自此起。”《 * 词话》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个双红拜帖儿,説道:‘多顶上老公公,拜迟,恕罪。’”《儒林外史》第六回:“ * 奶顶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来家了,热孝在身,不好过来拜见。”

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唐 李白 《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金 元好问 《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

(2).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 汉武帝 )於是於宫外起 神明殿 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 甘泉宫 里,玉树一丛,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 宋 欧阳修 《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 宁调元 《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

(3).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 甘泉谷 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云阳县 界多 汉 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

(4).美丽的树。 唐 宋之问 《折杨柳》诗:“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元 萨都剌 《望金陵》诗:“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 清 刘献廷 《斐园松》诗:“白玉堂前緑玉树,横空百尺寒颼飀。”

(5).白雪覆盖的树。 唐 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诗:“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村南村北人跡断,山前山后玉树迷。” 清 金人瑞 《对雪次韵》:“玉树诚堪爱,冰肌已久夸。”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兵燹与弦歌》:“﹝赤旗﹞时时招拂,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

(6).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性格风流;所事在行,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树。” 郁达夫 《迟桂花》:“可是我那年老的母亲,却仍是雄心未死,还在想我结一头亲,生下几个玉树芝兰来,好重振重振我们的这已经坠落了很久的家声。”

(7). 南朝 陈后主 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陈后宫》诗:“寿献金茎露,歌翻‘玉树’尘。” 元 孙周卿 《蟾宫曲·自乐》曲:“低歌‘玉树’,烂醉金釵。”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青葱

翠绿色,形容植物浓绿

青葱的草地

青葱的竹林

六花

(1).雪花。雪花结晶六瓣,故名。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自著衣偏暖,谁忧雪六花。” 宋 楼钥 《谢林景思和韵》:“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牀醉不知。”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我则见舞飘飘的六花飞,更那堪这昏惨惨的兀那彤云靄。”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六花斜扑疎帘,地衣红锦轻霑。”

(2).阵名。 宋 高似孙 《子略·风后握奇经·兵体》:“诸儒多称 诸葛武侯 八阵, 唐 李衞公 六花,皆出乎此。”参见“ 六花阵 ”。

零乱

1.散乱。 2.景物纷呈貌。

联翩

鸟飞翔时的一种姿态。比喻断续而迅疾

一夜春风,细雨联翩

辽东鹤

同“ 辽东隺 ”。指传说中的 辽东 人 丁令威 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隋 卢思道 《神仙篇》:“时见 辽东 鹤,屡听 淮 南鸡。”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归来恰似 辽东 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衷情诉与 辽东 鹤,松柏西陵正可哀。” 清 曹寅 《哭陈其年检讨》诗:“得似 辽东 隺,重来弔故丘。”《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千年若化 辽东 鹤,飞跃 燕山 恋帝居。”

彩笔

画彩 * 画用的笔或彩色的图画笔

郢客

(1).指歌手、诗人。 唐 姚合 《咏雪》:“飞随 郢 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迴。” 明 李东阳 《寿祭酒罗先生七十次所寄韵》之二:“ 郢 客高词渐寡和, 杜陵 新赠怯轻为。”亦特指诗人 屈原 。 清 赵与楩 《九日杂咏》:“寒食弔 之推 ,端阳悲 郢 客。”

(2).借指格调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宋 刘克庄 《最高楼·再题周登乐府》词:“八音相应谐韶乐,一声未了落梁尘。笑而今,轻 郢 客,重《巴人》。”

蓑笠

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疑似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疑似之间

雪山

常年积雪的高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