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解十首

作者: 王迈朝代: 宋代

嘲解十首原文

狄青心不负朝廷,跋扈人疑渐有萌。
琦不押班婴众怒,浚私铸印被台评。
钜公未免忧清议,之子如何讳此名。
若使满朝无一语,晚唐蕃镇祸胎成。

诗词问答

问:嘲解十首的作者是谁?答:王迈
问:嘲解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迈的名句有哪些?答:王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跋扈

专横暴戾

此跋扈将军也。——《后汉书·梁冀传》

龙钟阁部啼梅岭,跋扈将军噪 武昌。—— 孔尚任《桃花扇》

专横跋扈

押班

(1).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 唐 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 宋 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新唐书·百官志三》:“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之班序,迟明列於两观,监察御史二人押班,侍御史顓举不如法者。” 唐 李洞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诗:“野色迷亭晓,龙墀待押班。”《宋史·吕端传》:“﹝ 端 ﹞虑与 寇準 同列,先居相位,恐 準 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 太宗 从之。”《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李白 奏道:‘臣前入试春闈,被 杨太师 批落, 高太尉 赶逐,今日见二人押班,臣之神气不旺。’”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卷二七:“ 韩魏公 荐 王陶 ,而 陶 劾 魏公 不押班以为跋扈。”

(2).内宫女官的首领。《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四年》:“冬,十月,丁酉,立贵妃 郑氏 为皇后。后, 开封 人,本 钦圣殿 押班。”

(3).伶人的领班。《隋唐演义》第八六回:“ 玄宗 喜其聪慧知音,遂命为押班梨园之长,时常得供奉左右……自此 李謩 更得尽传内府新声,其技愈加精妙。”

众怒

众人的愤怒

众怒难犯

铸印

铸造官印。《太平御览》卷九三一引 锺离岫 《会稽后贤传》:“ 孔愉 字 敬康 ,尝至 吴兴 餘不亭 ,见人笼龟於路, 愉 求买而放於溪中。龟行至水,反顾视 愉 。及封此亭而铸印,龟首廻屈,三铸不正,有似昔龟之顾。灵德感应如此。”因用为咏龟之典。 唐 李群玉 《龟》诗:“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寧虚。”

台评

(1).御史台的弹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王伯照 长於礼乐…… 绍兴 末,为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犹兼少卿事,可谓得人。俄坐臺评去。”

(2).指御史台的官职。 宋 陆游 《贺蒋中丞启》:“伏审显膺帝制,进总臺评。”

钜公

(1).指天子。《汉书·郊祀志上》:“羣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鉅公’。”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天子为天下父,故曰鉅公也。” 清 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之十:“天门閶闔日曈曨,灵璅传宣佑鉅公。”

(2).指王公大臣。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某观前古之士,歘然奋起於贱庸之地,建名树勋,风采表於当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鉅公推引而能至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一时元老鉅公,多出其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 北宋 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鉅公大僚。鉅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3).巨匠;大师。 唐 李贺 《高轩过》诗:“云是 东京 才子,文章鉅公。” 宋 梅尧臣 《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本》诗:“借问此何地,删修多鉅公。” 严复 《救亡决论》:“其所致之贤哲鉅公,指不胜屈。”

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清议

公正的议论

其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南史·宋武帝纪》

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若使

假使,假如,如果。《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 唐 李咸用 《赠来进士鹏》诗:“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壻得有今日,皆赖丈人提携;若使当日困穷旅店,没人救济,早已填了丘壑,怎能勾此身荣贵?”

晚唐

旧时对 唐 诗的分期,有初、盛、中、晚四期, 大和 (公元827年)以后为晚 唐 。也有仅分初、盛、晚三期的,以 元和 (公元806年)以后为晚 唐 。 宋 杨万里 《读笠泽丛书二绝》诗之一:“晚 唐 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 唐 。” 宋 陆游 《追感往事》诗:“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目谓宗晚 唐 。”

祸胎

致祸的根源

闲居少祸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