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先农乐章。肃和

作者: 佚名朝代: 唐代

享先农乐章。肃和原文

樽彝既列,瑚簋方荐。歌工载登,币礼斯奠。
肃肃享祀,颙颙缨弁。神之听之,福流寰县。

诗词问答

问:享先农乐章。肃和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享先农乐章。肃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樽彝

古代祭礼用的酒器。《国语·周语中》:“出其樽彝,陈其鼎俎。”《北史·后妃传序》:“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瑚簋

(1).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殷 曰瑚, 周 曰簋。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蚕茧之丝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

(2).比喻治国安邦之才。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器非瑚簋,必进鋭而退速;量拟 伊 吕 ,虽发晚而到早。”

歌工

指以演奏、歌唱为业的人。《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歌工既奏,神位既秩。” 唐 包何 《阙下芙蓉》诗:“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採莲》声。”《元史·祭祀志二》:“北悬之内,歌工四列。内二列在通街之东,二列於通街之西。” 朱自清 《中国歌谣》二:“后来的民众渐渐的看重单独的歌者,因而有了那可羡可喜的歌工,以歌为业,不但取传统的材料,还能自己即兴成歌。”

肃肃

(1).恭敬貌。《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毛 传:“肃肃,敬也。” 汉 扬雄 《河东赋》:“穆穆肃肃,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颂》:“斋于祠宫,盛服儼恪,肃肃于动,栗栗于言,上帝在兹,敢有弗虔。”

(2).严正貌。《诗·小雅·黍苗》:“肃肃 谢 功, 召伯 营之。” 郑玄 笺:“肃肃,严正之貌。” 汉 班固 《十八侯铭·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 赵 距 吕 ,志安君身。”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 贞观 之末,有 昭庆 * 师,魁岸堂堂,威仪肃肃。”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气庄志定欬肃肃,笔冲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传:“肃肃,疾貌。”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肃肃僕夫征,鏘鏘扬和铃。” 唐 杜甫 《喜晴》诗:“出廓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赵朴初 《南京访梅园新村》诗:“晨征肃肃访 梅园 ,犹有梅花着意妍。”

(4).形容网目细密。《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马瑞辰 通释:“肃肃,盖缩缩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缩。’兔罝本结绳为之,言其结绳之状,则为缩缩。” 闻一多 《古典新义·诗经新义五》:“肃当读为缩,缩犹密也……《诗》‘肃肃’,即‘缩缩’、‘数数’,网目细密之貌也。”

(5).阴沉;萧瑟;清冷。《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 晋 潘岳 《寡妇赋》:“墓门兮肃肃,脩陇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诗:“肃肃月浸树,满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诗之二:“肃肃空明气,时与诸天遇。”

(6).清幽;静谧。 汉 张衡 《思玄赋》:“出 紫宫 之肃肃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沉佺期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夫人阁》之二:“肃肃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声词。鸟羽、虫翅的振动声。《诗·小雅·鸿雁》:“鸿鴈于飞,肃肃其羽。” 毛 传:“肃肃,羽声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鷺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鳶肃肃展翼,似鶼鶼之鸟,比翼而飞。”

(8).象声词。风声。《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南崖下有风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 宋 苏轼 《寿星院寒碧轩》诗:“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清 孙枝蔚 《乌夜啼》诗:“北风肃肃雁不至,残灯欲灭还復燃。”

(9).象声词。泛指其它声音。 唐 杜甫 《春远》诗:“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明 徐祯卿 《杂谣》:“狗觫觫,鸡鸣飞上屋,风吹门前草肃肃。” 清 梁廷枏 《夷氛闻记》:“火箭巨弹,自下上者,肃肃过耳畔, 芳 谈笑自若。”

享祀

(1).祭祀。《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享祀。”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之十一:“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罌?”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三国演义》第九六回:“却説 孔明 斩了 马謖 ,将首级遍示各营已毕,用綫缝在尸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他们的大事是些什么呢?不外是战争和享祀。”

(2).犹享世。 明 李贽 《鬼神论》:“ 商 有天下,享祀六百,贤圣之王六七继作,鸟之遗也。”

颙颙

(1).肃敬貌。《后汉书·朱儁传》:“将军君侯,既文且武,应运而出,凡百君子,靡不顒顒。” 唐 褚亮 《享先农乐章·肃和》:“肃肃享祀,顒顒缨弁。”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三二:“赤子顒顒瞻父母,已将仁德比乾坤。”

(2).仰慕貌。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建辟雍,立明堂,班 * ,流圣化,天下顒顒,引领而嘆,颂声洋洋满耳。”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天下之目,专专然,观陛下之动;天下之耳,顒顒然,听陛下之言。” 宋 王禹偁 《荐戚纶上翰林学士钱若水启》:“恭惟学士才与位并,道与时会,力开贤路之梗,手筑圣域之基,搢绅顒顒,有所仰赖。”

(3).凝视貌。 晋 潘岳 《上客舍议》:“使客舍洒扫,以待征旅,择家而息,岂非众庶顒顒之望。” 宋 曾巩 《归云洞》诗:“天下顒顒望霖雨,岂知云入此中来。” 清 张逸少 《北征凯旋诗》:“因知沙漠外,頫首望顒顒。”

(4).期待盼望貌。《旧唐书·张廷珪传》:“况今陛下受命伊始,敷政惟新,卿士百僚,华夷万族,莫不清耳以听,刮目而视,延颈企踵,冀有所闻见,顒顒如也。”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肆今皇上恭俭忧勤,天开事机,抚而不发,羣贤顒顒,待用而翔。”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以当时大乱初定,天下顒顒望治,千载一时之机会。”

缨弁

仕宦的代称。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幽客滞 江 皋,从赏乖缨弁。” 唐 皇甫冉 《题高云客舍》诗:“时人趣缨弁,高鸟违罗网。” 明 李东阳 《寿舅氏刘公八十》诗序:“故缨弁介胄之家,论恬退者必归之。”

寰县

宇内,天下。 唐 褚亮 《享先农乐章·肃和》:“神之听之,福流寰县。”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深仁洽蛮徼,愷乐周寰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