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山居杂诗九十首原文

城居得高胜,栏槛俯闤闠。
敛迹红尘中,游目雉堞外。
湖光浸晴碧,若与云外公。
渔舟何处来,几点忽隐晦。

诗词问答

问:山居杂诗九十首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山居杂诗九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高胜

高明优异。《南齐书·周颙传》:“ 西凉州 智林道人 遗 顒 书曰:‘此义旨趣似非始开,妙声中絶六七十载。贫道年二十时,便得此义,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 长安 耆老,多云 关中 高胜乃旧有此义,当法集盛时,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韦苏州》:“以其诗语观之,其人物亦当高胜不凡。” 清 贾开宗 《侯方域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评》:“宛转疏畅,高胜处尤在体裁,读之生气千秋。”

栏槛

栏杆。《后汉书·爰延传》:“昔 朱云 廷折栏槛,今侍中面称朕违,敬闻闕矣。” 唐 欧阳詹 《二公亭记》:“臺烦版筑,榭加栏槛。” 宋 叶适 《齐云楼》诗:“闉闍虽散阔,栏槛皆堪记。”

敛迹

(1) 隐蔽形迹,不敢露面

宿奸老蠹为敛迹。——《新唐书·刘栖楚传》

(2) 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屏气敛迹

(3) 指退隐不出

敛迹避贤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游目

放眼远眺

游目苍穹

雉堞

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晴碧

(1).湛蓝。 清 吴敏树 《说钓》:“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汎然。” 茅盾 《色盲》五:“他本能地仰头四望,只是晴碧的五月天。”

(2).指湛蓝的天空。 唐 庄南杰 《相和歌辞·阳春曲》:“沙鸥白羽翦晴碧,野桃红艳烧春空。”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晴碧烟滋重叠山,罗屏半掩桃花月。”

云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渔舟

渔船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隐晦

(1) 含糊、不易理解、不明朗或不清楚

文字写得很隐晦

(2) 有歧义而意义不清楚或不明确的

这个词义隐晦难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