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原文

陇上家声勇气殊,边亭卧鼓欲安居。
非同王翦私求宅,更似甘宁晚好书。
剑倚寒窗风淅沥,门无杂客柳萧疏。
蒲州风土平生爱,为问旁邻地有余。

诗词问答

问: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司马光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书法欣赏

司马光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书法作品欣赏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陇上

泛指今 陕北 、 甘肃 及其以西一带地方。 晋 傅玄 《惟庸蜀》诗:“ 姜维 屡寇边, 陇上 为荒芜。”《晋书·刘曜载记》:“右军 刘干 攻 平襄 ,克之, 陇上 诸县悉降。” 宋 蔡挺 《喜迁莺》词:“ 汉 马嘶风,边鸿叫月, 陇上 铁衣寒早。”

家声

家庭的名声

勇气

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鼓起勇气

夫战勇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刚心勇气。——宋· 苏轼《教战守》

边亭

(1).边地的亭。亭是 秦 汉 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 汉 贾谊 《新书·退让》:“ 梁 之边亭与 楚 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 梁 之边亭劬力而数灌,其瓜美。”

(2).边地的驿亭。 唐 陈子昂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诗:“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

(3).边地的亭燧、亭障。《后汉书·铫期王霸等传论》:“且临守偏海,政移獷俗,徼人请符以立信, 胡貊 数级於郊下,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 晋 张载 《杂诗》之七:“长鋏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 咸阳 。” 唐 贺朝 《从军行》:“烽沉灶灭静边亭,海晏山空肃已寧。”

(4).泛指边疆。《旧唐书·东夷传·百济》:“比夫流血边亭,积尸疆埸,耕织并废,士女无聊,岂可同年而语矣。” 唐 王晙 《谢追赴大礼表》:“今长 河 始冰,大漠初雪,边亭有贼,今正其时。”

卧鼓

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后汉书·隗嚣传》:“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李贤 注:“卧犹息也。” 北周 庾信 《移齐河阳执事文》:“自疆场卧鼓,边鄙收烽,义让之行,未能朞月。” 唐 钱起 《送李九归河北》诗:“南州初卧鼓,东土復维城。”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侯袭莒》:“衔枚卧鼓,出 莒 人之不意,自谓一鼓可以得 莒 矣。”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外曾祖葛芝山之死》:“寄语挥毫贵公子,櫜弓卧鼓百年餘。”

安居

安稳地生活;定居

私求

私自有所要求。《汉书·贡禹传》:“﹝农夫﹞已奉穀租,又出稾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 颜师古 注:“言乡部之吏又私有所求,不能供之。”

好书

表示友好的书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昭王 闻 魏齐 在 平原君 所,欲为 范雎 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 平原君 。”

寒窗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

十年寒窗

淅沥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门无杂客

见“ 门无杂宾 ”。

萧疏

(1) 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风土

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旁邻

近邻,邻居。 汉 刘向 《说苑·权谋》:“旁邻窥墻而问之曰:‘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

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