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合江亭

作者: 曾丰朝代: 宋代

衡阳合江亭原文

经过西溪胜,追寻后洞幽。
江形叉燕尾,石势涌鳌头。
至止岳余气,归欤湖合流。
酒杯饶不下,千古吊湘愁。

诗词问答

问:衡阳合江亭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衡阳合江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名句大全

曾丰衡阳合江亭书法欣赏

曾丰衡阳合江亭书法作品欣赏
衡阳合江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经过

(1) 通过

到现在大约经过六、七人之手

(2) 经历的过程

事情的全部经过

(3) 从某处过

这汽车经过北海公园吗?

追寻

追踪查寻

茫茫人海,踪迹难追寻

燕尾

(1).燕子的尾羽。 清 陈维崧 《沁园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词:“正水边柳眼,斜窥芳岸;风前燕尾,乱剪晴莎。” 清 厉鹗 《雨中许莳庭春岩招同诚夫笠人泛舟北郭看花》诗之一:“风轻摇燕尾,雨细溼鹅儿。”

(2).燕尾分叉像剪刀,因用以摹状末端分叉的东西。《后汉书·舆服志下》:“负赤幡,青翅燕尾,诸僕射幡皆如之。”《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蜚襳垂髾” 唐 李善 注:“ 司马彪 曰:‘襳,袿饰也;髾,燕尾也。’襳与燕尾,皆妇人袿衣之饰也。” 宋 梅尧臣 《送少卿知宣州》诗:“鸭头 吴 荡緑,燕尾 楚 船轻。” 宋 苏轼 《谢人惠云巾方舄》诗之一:“燕尾称呼理未便,剪裁云叶却天然。” 王十朋 集注引 林敏功 曰:“燕尾,谓巾也。”《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那人头上罩一方大红縐绸包头,从脑后燕尾边兜向前来,拧成双股儿在额上紥一个蝴蝶扣儿。”如:燕尾槽、燕尾服。

(3).本指 颜真卿 书体中捺脚处的一种独特风格,是捺笔结束时,先用力顿挫,再轻挑出锋所致。后人临 颜 体,捺划收笔出锋时,提笔空收笔锋,如张开的剪刀,乃为病笔。《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鳌头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余气

(1).残馀未尽的邪旧之气。《管子·侈靡》:“餘气之潜然而动,爱气之潜然而哀,胡得而治动?” 尹知章 注:“灾之餘气,潜然发动。”

(2).谓留下一点儿气息。《晋书·宣帝纪》:“会 河南 尹 李胜 将莅 荆州 ,来候帝。帝诈疾篤…… 胜 退告 爽 ( 曹爽 )曰:‘ 司马公 尸居餘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

(3).气的非主体部分。《晋书·天文志上》:“又案《河》《洛》之文,皆云水火者,阴阳之餘气也。夫言餘气,则不能生日月可知也。”

(4).谓风气的末流;影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自中朝贵玄, 江 左称盛,因谈餘气,流成文体。”

(5).馀剩的可供营养的物质。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医药》:“兔丝寄生在木上分餘气者,茯苓、豕苓、雷丸、桓檀皆在下而分餘气者也。”

合流

(1) 河流汇合

两条河在黄石附近合流

(2) 比喻对立的或有差别的在思想行动上趋于一致

(3) 艺术、学术等方面的不同流派融为一体

酒杯

见“ 酒杯 ”。

亦作“ 酒盃 ”。亦作“ 酒柸 ”。喝酒用的杯子。 宋 沉遘 《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 金 元好问 《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 明 张茅亭 《一封书·闺怨用<断肠集>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不下

(1).不少于。 汉 晁错 《论贵粟疏》:“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自用兵已来,已经二年,前后所奏杀获,计不下一二万人。” 杨朔 《乱人坑》:“八年来,单单这个乱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2).不亚于;不次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刘光弟 《美酒行》:“云今东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大姐那股高兴的神气,也并不下于我。”

(3).没有攻克。《后汉书·公孙瓒传》:“ 绍 遣将 崔巨业 将兵数万攻围 故安 不下,退军南还。”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