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宜春赵别驾二首

作者: 徐元杰朝代: 宋代

挽宜春赵别驾二首原文

诗债松边了,鉏荒賸种花。
云程衡麓雁,风味仰山茶。
白玉楼成速,金銮事可嗟。
桃源千古恨,寒日惨啼鸦。

诗词问答

问:挽宜春赵别驾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徐元杰
问:挽宜春赵别驾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元杰的名句有哪些?答:徐元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诗债

谓他人索诗或要求和作,未及酬答,如同负债。 唐 白居易 《晚春欲携酒寻沉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自注:“ 沉 前后惠诗十餘首,春来多醉,竟未詶答,今故云尔。”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因此上难下笔,险做了赖诗债。” 梁启超 《楚卿至自上海小集旋别赋赠》:“且乘健会酬诗债,颇惜多情误佛缘。”

种花

(1) 培植花草

(2) 〈方〉∶种痘

(3) 〈方〉∶种棉花

云程

(1).遥远的路程。《太平广记》卷四一八引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计两处云程,合踰万里。”《水浒传》第二八回:“ 施恩 答道:‘小弟久闻兄长大名,如雷灌耳,只恨云程阻隔,不能勾相见。’” 清 赵翼 《李郎曲》:“送上云程心事了,忽伤老大苦思家。”

(2).喻远大的前程。指得意的仕途。 宋 陆游 《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於天廷,姑龙驤於学海……万里摶风,莫测云程之远;一第溷子,行闻桂籍之传。” 宋 陈著 《卜算子·次韵舅氏竺九成试黜》词:“三岁事非遥,三捷功非远。管取微生共此荣,联步云程稳。”《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我自己纔识云程,便这等欺心把窗课来塞责的理?”

(3).云中之路。 金 元好问 《普照范炼师写真》诗之一:“嚮日神仙看地行,只今烟驾想云程。”

衡麓

1.见"衡鹿"。

2.官名。守护山林之官。

风味

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仰山

山名。在今 江西 宜春 南。 唐 属 袁州 。佛教禅宗沩仰宗始祖之一的 唐 高僧 慧寂 曾修行于此,并以此为号。 唐 韩愈 《袁州祭神文》之三:“ 袁州 刺史 韩愈 ,谨以少牢之奠,祭於 仰山 之神。”

白玉楼

传说 唐 诗人 李贺 昼见绯衣人,云“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遂卒。见 唐 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后因以为文人逝世的典故。 宋 岳珂 《桯史·王义丰诗》:“碧纱笼底墨纔乾,白玉楼中骨已寒。” 元 陈庚 《吊麻信之》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闕俄成白玉楼。”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 唐 朝的诗人 李贺 ……临死的时候,却对他的母亲说:‘阿妈,上帝造成了白玉楼,叫我做文章落成去了。’”

成速

一定的速度。 南朝 宋 谢瞻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来晨无定端,别晷有成速。”

金銮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昨日金鑾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輭。”

(2).见“ 金鑾殿 ”。

(3).翰林学士的美称。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仲则金鑾之英,季则蓬山之选。” 宋 梅尧臣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鑾人物世无双。”《文献通考·职官八》:“前朝因 金鑾坡 以为门名,与翰林院相接,故为学士者称金鑾以美之。”

(4). 白居易 女儿的名字。后借指 * 。 唐 白居易 《金銮子晬日》诗:“行年欲四十,有女曰 金鑾 。”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古人如 昌黎 志女 孥 之壙, 乐天 哀 金鑾 之辞,有此鬱伊,无此悱惻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吴兴 * 严静 甫九龄,善书,兼工墨竹。 莆田 吴荔娘 题云:……晴窗书破洪儿纸,谁识金鑾未十龄。”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 * 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千古恨

犹千载恨。 元 尹廷高 《会稽古陵》诗:“牧竪亡羊千古恨, 九疑 山下一沾衣。” 明 夏完淳 《即事》诗之一:“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寒日

(1).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

(2).寒冬的太阳。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