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忠子

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和忠子原文

牛车注经宗两角,那问虚舟移夜壑。

竹间扫除闻击声,戏作伽陀歌独脚。

心波不兴类古井,情缘脱尽如遗箨。

高笑痴儿倚富贵,危如乳燕方巢幕。

已办山藤待湖月,不把芒鞋穿聚落。

安知沙门自有体,全象纷然众盲摸。

要之行藏不属人,手自安然随展握。

诗词问答

问:和忠子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和忠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六部

2. 钞补作磬

参考注释

牛车

(1) 由牛拉的重车

(2) 用牛拉的车辆

虚舟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马光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 明 何景明 《内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盗贼弗怨;虚舟之触,褊心弗怒:无意也。”

(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虚舟应物。”

(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金 卢挚 《折桂令·武昌怀古》曲:“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清 刘荻 《题陈世长舫斋》诗:“想到虚舟百事慵,当窗端只爱云峰。”

(4).轻捷之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轻舟而进曰虚舟。”

夜壑

(1).《庄子·大宗师》:“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后用“夜壑”比喻事物的变化。 唐 黄滔 《景阳井赋》:“青铜有恨,也从零落於秋风;碧浪无情,寧解流传于夜壑。” 宋 刘子翚 《建康六感·宋》诗:“頽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

(2).谓幽深的山谷。 宋 朱熹 《假山焚香作烟云掬水为瀑布》诗之二:“泉细寒声生夜壑,香销暝靄变晴嵐。”

(3).坟墓。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程途万里,教人怀夜壑,此去孤坟,望公公看着。” 清 钱谦益 《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

扫除

(1) 用扫帚、刷子等清除脏东西

大扫除

(2) 清除;消除

扫除文盲

(3) 全部

都来投降;若不从者,便行扫除处死。——《水浒传》

伽陀

(1).亦作“ 伽他 ”。梵语译音。偈。佛经中的赞颂之词。伽陀为十二部经之一,亦译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参阅《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无重颂,句备伽陀。” 吴兆宜 注引《祖珽事苑》:“梵言伽陀,此言讽诵。”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者, 唐 言颂,颂三十二言。”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伽他”:“此方当颂,或云摄言,诸圣人所作,莫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他。” 宋 黄庭坚 《题万松亭》:“二十年前, 涪翁 为篆其榜。今闻增葺,殊胜往时,远託 清禪师 易其榜,并作伽陀六言寄刻山间石上。” 元 耶律楚材 《再用韵赠抟霄》诗:“伽陀诵罢炉薰冷,一鉢疏羹当晓餐。”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三藏十二部,各有体裁,伽陀祇夜皆不单行。此伽陀也,前后无附丽牵连之文,不得单行。”

(2).梵语阿伽陀Agada的译音略语。良药;解毒剂。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经山大师碑铭序》:“胜大敌者,那罗延身;销大毒者,伽陀妙药。”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之一九四:“飢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心波

(1).佛教语。喻意念相续不绝,如水波之兴。 宋 惠洪 《觉庵》诗:“宴坐不言中,心波如古井。” 沉砺 《读书》诗:“但使心波清一勺,何庸梦境绕三刀。”

(2).指思念,思绪。 萧红 《生死场》十七:“河边的小树随了风在骚闹,他踏着往日自己的菜田,他振动着往日的心波。”

不兴

(1)

不流行;不时兴

(2)

不许

不兴这样做

(3)

不能(用于反问)

你不兴说得详细些吗?

古井

(1). 唐 孟郊 《列女操》:“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后因以“古井”比喻寂然不为外物所动之心。尤多用于守寡不嫁的妇女。 宋 苏轼 《临江仙》词:“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元 杨维桢 《漫兴》诗之三:“生来不识古井怨,唱得 后主 《后庭花》。” 鲁迅 《坟·寡妇主义》:“个个心如古井,脸若严霜。”

(2).喻指富孀和有私蓄的妓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路上行人,都嘖嘖称羡,都説不料这个古井叫他淘着……后来问了旁人,才知道凡娶着不甚正路的妇人--如妓女、寡妇之类--做老婆,却带着银钱来的,叫做‘淘古井’。”《廿载繁华梦》第三九回:“更有些风流子弟,当他是一个古井,志在兜结於他,希望淘得钱钞。”

情缘

(1).谓男女间爱情的缘分。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徐德言 ﹞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絶矣。儻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 宋 吴礼之 《霜天晓角》词:“痴騃佳人才子,情缘重,怕离别。”《红楼梦》第四回:“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见一对薄命儿女。”《中国歌谣资料·假如我们有情缘》:“假如我们有情缘,我和我情人的爱情呀,多么锋利的刀子也割不断。”

(2).指一般缘分。《西游补》第一回:“总见世界情缘,多是浮云梦幻。”

高笑

放声大笑。 宋 范仲淹 《依韵酬李光化叙怀》:“未必晚成输早达,好将高笑代长吁。”

痴儿

(1).俗言庸夫俗子。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 东西倚晚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笑曰:‘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

(2).天真无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 唐 杜甫 《百忧集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宋 陆游 《对食》诗:“痴儿自堕闍黎计,欢喜闻鐘已过斋。”《红楼梦》第五回:“ 警幻 见 寳玉 甚无趣味,因嘆:‘痴儿竟尚未悟。’”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乳燕

雏燕;幼燕

巢幕

筑巢于帷幕之上。喻处境危险。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 孙文子 )之在此也,犹燕之巢於幕上。” 杨伯峻 注:“幕即帐幕,随时可撤。燕巢於其上,至为危险。” 晋 潘岳 《西征赋》:“危素卵之累殻,甚玄鷰之巢幕。” 唐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乘轩寧见宠,巢幕更逢危。”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 清 赵翼 《哭舍弟汝明》诗:“迴忆孤露时,飘摇燕巢幕。”

芒鞋

亦作“ 芒鞵 ”。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苏轼 《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鞵竹杖自轻软,蒲荐松牀亦香滑。”《西游记》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 闻一多 《死水·大鼓师》:“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我蹑着芒鞋,踏入了家村。”

聚落

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聚落悉为蛮居,犹名之为 黄邮蛮 。” 唐 薛能 《凌云寺》诗:“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甲峒 者, 交趾 大聚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又西下,升陟陇壑,共七里,得聚落一坞,曰 白水铺 。” 章炳麟 《五无论》:“国界虽破,而聚落犹未破,则残烈之战争未已。”

沙门

梵语的音译。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

老孙一向秉教沙门。——《西游记》

有体

(1).谓有一定的形体。《易·繫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孔颖达 疏:“若阴阳不合则刚柔之体无从而生。以阴阳相合,乃生万物,或刚或柔,各有其体。”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五:“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

(2).犹得体。 宋 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詔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公因作堂,以‘安边’名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帝谓大臣曰:‘ 梅挚 言事有体。’以为户部副使。”

要之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要而言之;总之

行藏

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不属

(1).不及。《书·盘庚中》:“尔忱不属,惟胥以沉,不其或稽,自怒曷廖。” 孔 传:“汝忠诚不属逮古。” 孔颖达 疏:“汝等不用徙者,由汝忠诚不能属逮於古贤。”

(2).不连接。《韩非子·说疑》:“要领不属,手足异处。”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緜世浸远,光灵不属。”

(3).不专注。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先生知其意已不属,遂驱之出阁。”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十二花神》:“若见俗客,輒为攒眉,囁嚅不能吐一词,盖外虽应酬而意不属也。” 茅盾 《大泽乡》:“心神不属地看着的两位军官,猛觉得有些异样的味儿兜上心窝来了。”

(1).不依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前有老主而不踰,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

(2).不隶属。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属本州。”《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圣朝无外,普天下那一处不属我大 唐 的?”

自安

(1).自安其心;自以为安定。《荀子·王霸》:“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汉书·张禹传》:“ 禹 与 凤 并领尚书,内不自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 凤 。” 唐 陈鸿 《长恨歌传》:“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自古夷狄盗贼之祸,所以蔓延滋大,日深一日,其终或至於亡国者,皆将帅之臣玩寇以自安,养寇以自固,誉寇以自重也。”

(2).自己甘心情愿。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若辈亦自等庸奴,自安愚拙,无一聪明秀颖之士肯降心而相从者。”

(3).自谋安乐。《国语·鲁语下》:“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 穆伯 之絶嗣也。” 隋 李巨仁 《钓竿》诗:“寄言朝市客,沧浪徒自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