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胜慢/声声慢

作者: 黄人杰朝代: 宋代

胜胜慢/声声慢原文

荣喉娇脆,燕体轻盈,争翻妙舞新声。
元是君侯生日,爽气澄清。
天应人为献寿。
春着意、花也留情。
恣豪饮,似流觞曲水,前度兰亭。
况遇湖山官满,无一事、身心分外安宁。
买个归舟,随鸥趁鹭长征。
逢时了些事业,还未遇、月钓云耕。
世尘外,看西真桃熟,南 1*11-1星明。

诗词问答

问:胜胜慢/声声慢的作者是谁?答:黄人杰
问:胜胜慢/声声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胜胜慢/声声慢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黄人杰的名句有哪些?答:黄人杰名句大全

黄人杰胜胜慢/声声慢书法欣赏

黄人杰胜胜慢/声声慢书法作品欣赏
胜胜慢/声声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娇脆

(1).嫩脆。 宋 杨万里 《蕈子》诗:“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

(2).谓声音柔美清越。 清 陈维崧 《水龙吟·巷口见磨镜者》词:“琅然者是何声,因风飘入深闺里。蝶蜂引处,卖花声乱,倍添娇脆。”

燕体

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体轻善舞,后因以“燕体”形容物之轻柔或女子体态轻盈。 唐 李商隐 《槿花》诗之一:“ 燕 体伤风力,鷄香积露文。” 冯浩 笺注引 朱鹤龄 曰:“ 燕 体比条之轻,鷄香比色之艷。”《花月痕》第二四回:“﹝ 痴珠 ﹞才入北屋, 秋痕 早从被窝里斜着身……正是:锦帷初捲,绣被犹堆, 燕 体伤风,鷄香积露。”

轻盈

(1) 轻柔秀丽

他们那些马穿上铠甲,仍然轻盈、矫健

(2) 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她那柔软纤细的体形、轻盈优美的动作

妙舞

美妙之舞。《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繁手超於《北里》,妙舞丽於《阳阿》。”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诗:“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明 陈子龙 《柳枝词》之一:“妙舞新传 回鶻 队,红灯碧月鬭清宵。” 瞿秋白 《文艺杂著·铁花》:“不是那轻挥羽扇,妙舞回旋的--而是胼胝满目--是有力的掌。”

新声

(1).新作的乐曲;新颖美妙的乐音。《国语·晋语八》:“ 平公 説新声。” 晋 陶潜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清歌散新声,緑酒开芳颜。” 唐 孟郊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握中有新声, 楚 竹人未闻。” 元 王士熙 《李宫人琵琶引》:“新声不用黄金拨,玉指萧萧弄晚凉。” 章炳麟 《辨诗》:“ 李延年 復依西域《摩訶兜勒》之曲,以造新声二十八解。”

(2).指新乐府辞或其他不能入乐的诗歌。 姚华 《论文后编》:“诗本乐章,自古辞不入今乐,则变为新声,及其递变,新声又不入乐, 宋 元 而后,悉为徒诗矣。”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诗:“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 欧 亚 造新声。”

君侯

(1). 秦 汉 时称列侯而为丞相者。《战国策·秦策五》:“少庶子 甘罗 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此君侯指 吕不韦 , 不韦 封 文信侯 ,为 秦 相。《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

(2). 汉 以后,用为对达官贵人的敬称。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近日 南阳 宗惠叔 ,称君侯昔有美玦,闻之惊喜。”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宋 姜夔 《鹧鸪天》词:“曾共君侯歷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君侯》:“ 卫宏 《汉官旧仪》:列侯为丞相相国者号君侯。”又云:“丞相之刺史及侍御史皆称卿,不得言君。盖其时丞相称君,而以列侯为之,故兼称君侯也。按:丞相称君,本沿 战国 之制: 田文 相 齐 封 孟尝君 , 苏秦 相 赵 封 武安君 是也。至如 谢万 谓 王述 曰‘人言君侯痴,君侯信自痴’, 李白 与 韩荆州 书,亦曰君侯,此则非列侯为相者。盖自 汉 以来,君侯为贵重之称,故口语相沿,凡称达官贵人皆为君侯耳。”

生日

人出生的那一天,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也叫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

澄清

(1) 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这小河沙石太多,需澄清后方可用来灌溉禾苗

(2) 另见 chéngqīng

应人

顺应人;应和人。语出《易·兑》:“顺乎天而应乎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制为应天改之,乐为应人作之。”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献寿

献礼祝寿。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乃命执事,献寿羞璧。” 唐 杜甫 《元日示宗武》诗:“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觴。” 清 孙枝蔚 《菩萨蛮·忆故乡枣》词:“归乡空有意,献寿非吾事。”

着意

着力,刻意,精心,仔细

着意刻画人物肖像

留情

看在情分或面子上而宽恕或原谅

对敌人毫不留情

豪饮

畅快痛饮,放量饮酒

流觞曲水

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 魏 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 宋 苏轼 《和王胜之》之二:“流觴曲水无多日,更作新诗继永和。”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馀韵,而且有趣。”亦作“ 流杯曲水 ”。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亦省作“ 流觴 ”。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巨石镇其中流,平濶如臺,其上可布席而坐,其下可流觴。”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只是流觞亭雅得那样俗,在石地上楞刻着蚯蚓般的槽;那样流觞,怕只有孩子们愿意干。”

前度

(1).见“ 前图 ”。

(2).前一次;上一回。 唐 元稹 《醉醒》诗:“ 积善坊 中前度饮, 谢 家诸婢笑扶行。”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清 龚自珍 《某生与友人书》:“豆蔻芳温启瓠犀,伤心前度语重题。” 许地山 《枯杨生花》:“前度曾来的门墙依然映入 云姑 底瞳子。”

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官满

官吏任职期满。 唐 白居易 《别草堂三绝句》之三:“山色泉声莫惆悵,三年官满却归来。”

一事

(1).一件事。《淮南子·缪称训》:“察於一事,通於一伎者,中人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纲纪总摄,法令明备,郡县不得以一事自专也。” 清 郑燮 《赠博也上人书》诗:“独有老僧无一事,水禽沙鸟听关关。”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同一件事;同一类事。《公羊传·僖公元年》:“此一事也,曷为復言 齐 师、 宋 师、 曹 师?不復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后汉书·桓谭传》:“又见法令决事,轻重不齐,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姦吏得因缘为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欢悦;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凉。一座两情,两情一事,此其针线之最密者。”

(3).专一其事。《管子·心术下》:“一事能变曰智。” 尹知章 注:“能专一其事,能变而动之谓智也。”

(4).服役一次。《汉书·贾捐之传》:“ 孝文皇帝 閔中国未安,偃武行文,则断狱数百,民赋四十,丁男三事而一事。”

(5).方言。业务或组织上有关系的。如:这家药铺和 北京 同仁堂 药铺是一事。

身心

(1) 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刘开《问说》

分外

本分以外

我的工作不分分内和分外

安宁

(1) 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2) 心情安定、平静

归舟

返航归回的船只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长征

(1) 旅行;远行

秦时明月 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 王昌龄《出塞》

(2) 长途出征,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逢时

谓遇上好时运。 唐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 明 唐顺之 《丹阳别王道思》诗之三:“书生多落魄,羡子最逢时。”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未遇

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宋 时有个鸿臚少卿,姓 满 ,因他做事没下稍,讳了名字不传,只叫他 满少卿 ;未遇时节,只叫他 满生 。”

世尘

(1).尘世;人间。 唐 王昌龄 《题朱炼师山房》诗:“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天雨花》第五回:“这般隐弊谁能测,真是天星降世尘。”

(2).指世俗之事。 唐 杜甫 《别赞上人》诗:“还为世尘婴,颇带顦顇色。”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弟子隐志不坚,为世尘牵引,有违明训。”

西真

即 西王母 。 宋 陆游 《玉笈斋书事》诗:“莫笑新霜点鬢鬚,老来却得少工夫。晨占上古《连山易》,夜对 西真 《五岳图》。”参见“ 西王母 ”。

南极

(1)

(2) (1)∶从地球上最南端所看到的天顶 (2)∶地球上最南的一点,地轴的南端

(3) 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南方的磁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