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仲春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原文

昨年四库阅全书,祀典于心未惬诸。

将谓圣言已遵毕,孰知廷议反成虚。

重加考订俾全入,用洁馨香侑定居。

敢以古稀谢躬祭,曰钦曰监并殷予。

诗词问答

问:仲春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仲春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仲春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三

2. 向阅旨意皇祖实录增祀遵历代帝王意谕谓彼时诸臣已奉德秩祀无遗是以乙未年躬祭帝王庙诗有但匪堕宗均入祀仁皇奕代著金科之句及昨岁阅大清通礼并检阅红本始知崇祀者尚少而于前后五代则全无反阑入后汉之桓灵甚不惬于怀因敕大学士九卿等更议增晋元帝明元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简文帝宋文帝孝武帝明帝齐武帝陈文帝宣帝元魏道武帝明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唐宪宗后唐明宗周世宗金哀宗凡二十五帝其桓灵则彻出之以昭公论用符前训

参考注释

昨年

去年。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即如昨年,皇上以虏贼内犯,特勑廷臣,集议防虏之策。” 鲁迅 《集外集拾遗·今春的两种感想》:“昨年 东北 事变详情我一点不知道。”

四库

我国古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库收藏经、史、子、集四部类图书

全书

(1).内容完整,并无残缺的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但既残缺,非復全书。”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 刘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 隋 唐 之世,尚为全书,今可见者十篇而已。”

(2).指整部书。 清 康熙 《御制<佩文韵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书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万八千餘页。”

(3).由许多人合编的丛书。如:《四库全书》。

(4).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书》。

(5).就某一专题进行全面阐述所编次的书。如:《农政全书》。

祀典

(1).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国语·鲁语上》:“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非是,不在祀典。”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 宋 苏轼 《奏乞封太白山神状》:“伏见当府 郿县 太白山 ,雄镇一方,载在祀典。”

(2).祭祀的仪礼。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敬躬祀典,告奠圣灵。” 唐 陈羽 《明水赋》:“神灵是享,祀典攸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 元氏 在 后汉 为 常山 相治,故相与长史,得为境内之山陈请祀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须知我是受了煌煌祀典,只有諭祭是派员拈香的。”

未惬

犹不满意。《隋书·礼仪志一》:“帝既受 周 禪,恐黎民未愜,多説符瑞以耀之。”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廷议

(1).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时 匈奴 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公卿廷议以转运使不得其人,宜选才干之士往换之。”

(2).指朝廷上的议论。 清 李慈铭 《庚午书事》诗:“夷酋方丧魄,廷议急和戎。”

考订

考核订正。 宋 秦观 《谋主》:“将有天下之事,未尝不先於谋。故考订卿士之议,参酌庶人之言,所以谋之於明也。” 元 揭傒斯 《孔氏谱序》:“拜 曲阜 林庙,且因以考订其谱谍,而收其所未续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於垢鉴矣。”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昔 阳湖 孙氏 ,分著述与考据为二:以考订经史者为考据,抒写性灵者为著作。”

考据订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源委、授受、岁月攷订,邈不可求。” 清 姚鼐 《<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其攷订古今,皆详覈可喜。”

洁馨

清洁而芳香。 宋 戴复古 《僮约》诗:“衣裳脱著勤收管,饮食烹炰贵洁馨。”

定居

使在一个地方固定居住下来

使难民在农场定居落户

定居于北京的德国人

古稀

称人年七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