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辞二首

作者: 张仲素朝代: 唐代

天马辞二首原文

天马初从渥水来,郊歌曾唱得龙媒。
不知玉塞沙中路,苜蓿残花几处开。
躞蹀宛驹齿未齐,摐金喷玉向风嘶。
来时欲尽金河道,猎猎轻风在碧蹄。

诗词问答

问:天马辞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张仲素
问:天马辞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张仲素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仲素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67-22

参考注释

天马

(1).骏马的美称。《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名 大宛 马曰‘天马’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唐 王维 《送刘司直赴安西》诗:“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九:“指北 黄龙 饮,从西天马来。”

(2).传说中兽名。《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 马成之山 ,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3).神马。《汉书·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在,龙为友。”《云笈七籤》卷八四:“忽见太一以天马来迎於寝卧之前。” 明 刘基 《走马引》:“精诚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马从天来,挥霍雷电扬风埃。”

(4).星名。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车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马。”

(5).螳螂的别名。《吕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 汉 高诱 注:“螳蜋,一曰天马。”《尔雅翼·释虫二》:“螗蜋(螳螂)…… 许叔重 又云:世谓之天马。盖驤首奋臂,颈长而身轻,其行如飞,有马之象。”

郊歌

天子郊祀之歌。《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并荣光於瑞典,登郊歌乎司律。” 吕向 注:“ 汉 得天马作歌云:‘天马来,龙之媒。’此皆入於律吕,登於郊歌。”《隋书·音乐志上》:“各扬庙舞,自造郊歌,宣畅功德,辉光当世。” 唐 吕温 《代百官进农书表》:“丰年屡荐于郊歌,嘉瑞继书于国史。”参见“ 郊祀歌 ”、“ 郊庙歌 ”。

龙媒

(1).《汉书·礼乐志》:“天马徠龙之媒。”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晋书·庾亮传论》:“马控龙媒,势成其逼。” 宋 王安石 《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诗之二:“ 皖城 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

(2).喻俊才。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於是龙媒间出,麟驹挺生。 伯乐 多谢於精微, 日磾 有慙於牧养。” 唐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清 汪懋麟 《送子静主桂林省试》诗之二:“只为 雄 文工《羽猎》,故教絶域访龙媒。”

(3).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 北周 庾信 《和李司录喜雨》:“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 倪璠 注:“《新论》:‘ 刘歆 曰:致雨具作土龙。龙见者輒有风雨,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

(4). 唐 御马厩六闲之一。《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龙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玉塞

玉门关 的别称。《晋书·秃发傉檀载记论》:“控弦 玉塞 ,跃马 金山 。” 南朝 宋 谢庄 《舞马赋》:“辞水空而 南傃 ,去 轮臺 而东洎,乘 玉塞 而归寳,奄芝庭而献祕。” 宋 陆游 《芳华楼夜宴》诗:“少日壮心轻 玉塞 ,暮年幽梦堕 沧洲 。”参见“ 玉门关 ”。

中路

(1).半路。《楚辞·九辩》:“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按而学诵。”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十:“黄鵠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明 高启 《张节妇词》:“谁言妾有夫,中路弃妾身先殂。”

(2).路的当中。 汉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3).当中的一路。常指军队部署。《晋书·慕容暐载记》:“ 护 穷寇假合,王师既临,则上下丧气,曾不敢闚兵中路,展其螗蜋之心。” 宋 张唐英 《蜀梼杌》卷上:“是时 关东 危急, 蜀 中未寧, 庄宗 令宦者 向延嗣 往中路诛之。”《清史稿·饶馀敏郡王阿巴泰传》:“闻敌伏兵於右,诸贝勒相约入隘必趋右,若出中路,与避敌同。”

(4).质量中等;普通。如:中路货。

苜蓿

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的欧洲豆科牧草植物( Medicago sativa ),具三小叶和蓝紫色花,主要作为牧草和绿肥作物,在旱季可生存,这是因为它们有特别长的根系,可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残花

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 * 残花欲待谁?”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上人》:“残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躞蹀

见“蹀”

驹齿

(1).儿童的乳齿。《北齐书·杨愔传》:“ 愔 从父兄黄门侍郎 昱 ,特相器重,曾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2).指年少的人。 清 唐孙华 《喜宫恕堂擢第简庶常》诗:“驹齿先驰三载餘,裁看老驥籋云初。”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正应坐我老伏櫪,顾后驹齿皆顽駑。”

(3).指幼龄。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口中青者,三十岁;如虹腹下,皆不尽寿,驹齿死矣。”

摐金

撞击金属乐器。 南朝 梁 沉约 《为安陆王谢荆州章》:“摐金入 济 ,识谢戎麾。” 唐 高适 《燕歌行》:“摐金伐鼓下 榆关 ,旌旗逶迤 碣石 间。” 前蜀 贯休 《长持经僧》诗:“摐金挣玉,吐宫嚥徵。”

喷玉

(1).(马嘘气或鼓鼻时)喷散雪白的唾沫。谓马势雄猛。 唐 卢照邻 《紫骝马》诗:“塞门风稍急, 长城 水正寒。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安知决臆追风足,朱汗驂驔犹喷玉。” 仇兆鳌 注:“《穆天子传》:天子东游於 黄 泽,使宫乐謡曰:‘ 黄 之泽,其马歕沙,皇人威仪。 黄 之泽,其马歕玉,皇人寿穀。’今按:踏岸则喷沙,激水则喷玉,皆言马势之雄猛。”

(2).借喻人才智不凡。 唐 杜甫 《同豆卢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棐知字韵》:“炼金 欧冶子 ,喷玉 大宛 儿。符彩高无敌,聪明达所为。” 仇兆鳌 注:“此称美员外父子。炼金、喷玉,唯员外能有此子。”

向风

(1).临风;迎风。《楚辞·远游》:“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向风长叹息,断絶我中肠。” 明 陈子龙 《过酥溪水深不可涉》诗:“纂纂枣垂雨,离离苗向风。”

(2).谓仰慕其人之品德或学问。 南朝 梁 陆倕 《石闕铭》:“於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於是四方郡国,莫不向风。”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方其居乡时,士子向风,不远千里至。”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有文无学之士,靡然向风。”

归依;仰慕。 汉 贾谊 《过秦论》:“天下之士,斐然嚮风。”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令陛下处积安之时,乘不拔之势,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噶尔丹 自是不敢窥 藏 ,而西南之巴勒布三部及布鲁克部,相继嚮风入贡。”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七:“於是人人嚮风,争欲效之。”

金河

河名。现名 大黑河 。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境内,古为北方交通要道,也常在这一带用兵。 唐 上官仪 《王昭君》诗:“ 玉关 春色晚, 金河 路几千。” 唐 柳中庸 《征人怨》诗:“岁岁 金河 復 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唐 贺朝 《从军行》:“ 金河 未转青丝骑,玉筯应啼红粉颜。”

猎猎

形容风声或风吹动旗帜等的声音

北风猎猎

轻风

(1)

(2) 气象学上指2级风:人的脸感觉有风,树叶有些微响,旗帜开始飘动

(3) 泛指轻微的风;小风

轻风拂面

碧蹄

马蹄。亦借指骑兵或一般部队。 唐 刘言史 《乐府》之二:“弄影便从天禁出,碧蹄声碎五门桥。” 唐 张仲素 《天马辞》之二:“来时欲尽 金河 道,猎猎轻风在碧蹄。”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李如松 平壤 一捷,生縶三倭,廓清之功,可旦夕俟;徒以碧蹄轻进,一簣功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