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作者: 刘禹锡朝代: 唐代

原文

蝉鸣官树引行车,言自成周赴玉除。
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
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石渠。
若问旧人刘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诗词问答

问:《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禹锡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59-17

参考注释

鸣官

告官,向官府控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早起,将作归计,啟视囊中,则金亡矣。惊告主人,主人无所为计。或劝鸣官,责主人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偶见邻妇与少年语,遽告其夫。夫侦之有迹,因伺其私会駢斩之,携首鸣官。”

行车

驱车向前

这是沼泽地带,不能行车

成周

(1).古地名。即 西周 的 东都 洛邑 。故址据传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郊。《书·洛诰》:“ 召公 既相宅, 周公 往营 成周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 洛阳 者, 周公 营下都以迁 殷 顽民,是为 成周 。”

(2).借指 周公 辅 成王 的兴盛时代。 汉 扬雄 《解嘲》:“有建 娄敬 之策於 成周 之世,则繆矣。” 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一顾 成周 力有餘,白云闲钓五溪鱼。”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夫《关雎》始《风》,《清庙》始《颂》,《鹿鸣》始《小雅》,《文王》始《大雅》,拨乱返正,而多士翕化,思进进善,而天下向风, 成周 之盛,虨乎备矣。”

玉除

(1).玉阶,用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用作石阶的美称。《文选·曹植<赠丁仪>诗》:“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李善 注:“玉除,阶也。” 南朝 梁简文帝 《看摘蔷薇》诗:“倡女倦春闺,迎风戏玉除。” 清 纳兰性德 《西苑杂咏和荪友韵》:“香引轻颸散玉除,下帘声彻退朝初。”

(2).借指朝廷。 唐 白居易 《答马侍御见赠》诗:“谬入金门侍玉除,烦君问我意何如?”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紬绎资金匱,规模出玉除。”

朝贵

朝廷中的权贵。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王忱 死,西镇未定,朝贵人人有望。”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江 东朝贵,侈於矜尚,见 畧 入朝,莫不惮其进止。”《三国演义》第三回:“﹝ 董卓 ﹞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 清 吴伟业 《读史杂诗》之一:“ 孟德 沾丐养,门资列朝贵。”

公子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重修

(1)

(2) 再度修整或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重修庙宇,再造金身

(3) 再次增删修改

重修《本草》

东观

(1). 东汉 洛阳 南宫内观名。 明帝 诏 班固 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 章 和 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 唐 刘禹锡 《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

(2).称宫中藏书之所。 北周 庾信 《皇夏乐》:“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唐太宗 《赋尚书》诗:“ 崇文 时驻步,东观还停輦。輟膳玩《三坟》,暉灯披《五典》。” 清 钱谦益 《<董文敏公遗集>序》:“故其题识赏鉴之文,区明雅俗,别裁真伪,东观输其博,南宫逊其精。”

帝王

帝国的君主或最高统治者,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清· 黄宗羲《原君》

常时

(1).固定的时间。 汉 王粲 《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2).平时。 唐 杜甫 《天河》诗:“常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红楼梦》第一○一回:“常时我见你不象今儿回来的快,问你一声儿,也没什么生气呢。”

(3).时常,常常。 明 高深甫 《九回肠·离思》曲:“眉尖上,常时描出愁模样。”《 * 词话》第四三回:“俺家的常时打搅这里,多蒙看顾。”《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人听见他这些话,也就常时请他来吃杯酒。”

载笔

(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笔,谓书具之属。” 孔颖达 疏:“史,谓国史,书録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王若行往,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 清 张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杂 * 韵》:“从知蒐猎关戎政,载笔还须付 马 枚 。”

(2).借指史官。《新唐书·褚遂良传》:“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宋 苏轼 《赐翰林学士中大夫兼侍读赵彦若辞免国史修撰不允诏》:“卿学世其家,宜居载笔之地;官宿其业,已奏杀青之书。” 章炳麟 《信史上》:“近古之载笔者,固未有若 迁 固 者矣。”

南 北朝 时,韵文称文,散文称笔。后以载笔指史传、制疏、表奏一类文字。《梁书·任昉传》:“ 昉 雅善属文,尤长载笔。” 明 徐贲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诗:“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然艸野载笔,黑白混淆,优者足补史册之遗,下者转昧是非之实。”

金匮

亦作“ 金柜 ”。亦作“ 金鐀 ”。1.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汉 贾谊 《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 晋 王隐 《晋书·瑞异记》:“ 甘卓 家金匱鸣,声似槌镜,清而悲。”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孙犁 《<秀露集>后记》:“金柜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

(2).引申谓传之久远。《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匱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 颜师古 注:“金匱,言长久之法可藏於金匱石室者也。”

(3).借指藏书。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李善长 、 宋濂 、 王褘 竝起自蒿莱,不覩金匱,古学废秏,而姓氏失其律度,兹无謫焉。”

(4).比喻博学。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先生以金匱之才,歷 石渠 之选。”

(5).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 唐 马总 《意林·物理论》:“三亭九侯,定于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于一寸之目;天仓、金匱以别贫富贵贱。”

暇日

闲暇的时日

安得使予多暇日。——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石渠

(1).石筑的水渠。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 孟浩然 《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见“ 石渠阁 ”。

旧人

(1).谓年高德劭的旧臣。《书·盘庚上》:“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 孔 传:“先王谋任久老成人共治其政。” 明 张居正 《请乞优礼耆硕以光圣治疏》:“如蒙皇上俯念 阶 为先朝元辅,当代旧人,特勅该部查照 嘉靖 年间事例,差行人一员賫勅前去存问,仍量加赏賚,用示优崇。”

(2).久于其位的人;原有的人员。 唐 张九龄 《敕四镇节度使王斛斯书》:“卿彼诸将,皆是旧人,既諳山川,又能料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去国二十七年復来,自 周丞相 子充 一人外,皆无復旧人,虽吏胥亦无矣。”

(3).旧交;故人。 汉 王充 《论衡·问孔》:“ 孔子 重賻旧人之恩,轻废葬子之礼。” 汉 王粲 《思友赋》:“行游目于林中,覩旧人之故场。” 唐 刘禹锡 《与歌者何戡》诗:“旧人唯有 何戡 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白首

(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

南徐

(1).古代州名。 东晋 侨置 徐州 於 京口城 , 南朝 宋 改称 南徐 ,即今 江苏省 镇江市 。历 齐 梁 陈 ,至 隋 开皇 年间废。《宋书·州郡志一》:“ 武帝 永初 二年,加 徐州 曰 南徐 ,而 淮北 但曰 徐 。 文帝 元嘉 八年,更以 江北 为 南兗州 , 江南 为 南徐州 ,治 京口 。” 唐 王昌龄 《客广陵》诗:“楼头 广陵 近,九月在 南徐 。” 清 吴伟业 《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忆昔扁舟醉 石头 ,别来几梦 南徐 客。”

(2).亦称“ 南路徐 ”。指 南朝 梁 徐君蒨 。 君蒨 与当时的 鱼弘 皆以豪华奢侈著称。《南史·徐羡之传》:“﹝ 徐君蒨 ﹞为 梁 湘东王 镇西諮议参军。颇好声色,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有时载伎肆意游行, 荆楚 山川,靡不毕践。朋从游好,莫得见之。时 襄阳 鱼弘 亦以豪侈称,於是府中謡曰:‘北路 鱼 ,南路 徐 。’” 宋 苏轼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之一:“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纪 南徐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