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漫兴原文

秋风寂寞断过从,只有残书伴夜蛬。
官职到头三口石,世情对面九疑峰。
人间浪漫老元结,鬼物揶揄刘伯龙。
明日黄花定何似,无钱相待若为容。

诗词问答

问:漫兴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漫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秋风

秋天的风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过从

来访;相互往来

得友天下士,旦夕相过从。——归有光《邢州叙述》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残书

谓未读完的书。 宋 陆游 《病中作》诗:“一病二十日,直愁难自还,残书不成读,长夜只供闲。” 宋 刘克庄 《挽陈北山》诗:“握笔临池惯,残书映雪勤。”

官职

在政府中所任的职位

到头

(1) 到了尽头

顺着这条路走到头,就是他家

(2) ;结束

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世情

世上的种种情形;世态人情

不懂世情

对面

(1)

(2) 对门

他就住在对面

(3) 当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正前方

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水浒传》

九疑

亦作“ 九嶷 ”。1.山名。在 湖南 宁远县 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 苍梧 之丘, 苍梧 之渊,其中有 九嶷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零陵 界中。” 郭璞 注:“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史记·五帝本纪》:“﹝ 舜 ﹞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唐 李涉 《寄荆娘写真》诗:“ 苍梧 九疑 在何处,斑斑竹泪连 瀟湘 。” 金 元好问 《湘夫人咏》:“ 九疑山 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突围到 章贡 ,埋伏到 九嶷 。”

(2).指 九疑山 之神。《楚辞·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繽其并迎。” 王逸 注:“言 巫咸 得己椒糈,则将百神蔽日来下, 舜 又使 九疑 之神,纷然来迎。”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浪漫

(1)

(2) 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我的想法也许有点浪漫

(3) 行为放荡,不拘小节(常指男女关系而言)

他们的关系太浪漫了

鬼物

(1).鬼;鬼怪。《列子·黄帝》:“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汉书·刘向传》:“上復兴神僊方术之事,而 淮南 有枕中《鸿寳》、《苑祕书》。书言神僊使鬼物为金之术,及 邹衍 重道延命方。” 唐 韦应物 《杂体》诗之二:“黄昏窥人室,鬼物相与期。” 宋 徐铉 《稽神录·陈守规》:“馆素凶, 守规 始至,即鬼物昼见,奇形怪状,变化倐忽。” 鲁迅 《集外集拾遗·<何典>题记》:“至于书呢?那是,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

(2).喻指令人怪异惊惧的事物。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夷音迷咫尺,鬼物倚朝昏。” 仇兆鳌 注:“夷音、鬼物,厌蛮俗之丑恶。” 宋 范成大 《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诗:“榱楣共突兀,鬼物相枝撑。”

揶揄

戏弄,侮辱

市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东观汉记·王霸传》

明日黄花

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过境迁,则徒然感慨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和王巩》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别秋霜一夜衰。——唐· 郑谷《十日菊》

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相待

(1).对待。《韩非子·六反》:“犹用计算之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张胜 心坚似铁,只以主母相待,并不及乱。” 清 吉尔杭阿 《致英法公使照会》:“彼此相待两歧,未免相形见拙。”

(2).招待;款待。《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免不得买些酒相待他们。”

若为

(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