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为赵懒窝寿)

作者:张榘 朝代:宋代

摸鱼儿(为赵懒窝寿)原文

猛思量、懒窝初度,鲁云呈瑞时节。平山杨柳苍茫外,犹是乡关明月。春漏泄。定知有、梅花先向江南发。烟波梦阔。谩约住西风,呼将塞雁,把酒为君说。
君看取,世道羊肠屈摺。依然熟路轻辙。林泉暂洗经纶手,桐柏夜香熏彻。趋魏阙。指天上星辰,平步仪清切。蟠桃未结。待做著功名,却寻曼倩,相与带花折。

诗词问答

问:摸鱼儿(为赵懒窝寿)的作者是谁?答:张榘
问:摸鱼儿(为赵懒窝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榘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榘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初度

出生年时,后称人的生日

皇览揆余初度兮。——《楚辞·离骚》

呈瑞

犹呈祥。 唐 韩愈 《春雪映早梅》诗:“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 宋 柳永 《醉蓬莱》词:“ * 中,有老人呈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有谁怜犴狴伤秋,还喜却熊羆呈瑞。”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苍茫

空旷辽远

苍茫大地

暮色苍茫

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乡关

故乡

日暮乡关。——唐· 崔颢《黄鹤楼》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春漏

春日的更漏。多指春夜。 唐 韦应物 《听莺曲》:“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后蜀 顾夐 《诉衷情》词之一:“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 宋 梅尧臣 《奉呈诸君》诗:“ 太液 緑波涨, 建章 春漏迟。”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谩约

谓随意邀约。谩,通“ 漫 ”。《东周列国志》第三三回:“ 楚王 曰:‘寡人既是假王,谁教你请寡人来此?’ 襄公 曰:‘君之至此,亦是 鹿上 先有成议,非寡人之谩约也。’”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塞雁

亦作“ 塞鴈 ”。塞鸿。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檣乌终岁飞。” 元 萨都剌 《题扬州驿》诗:“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鴈一声霜满天。”《水浒传》第一一○回:“ 宋江 在马上遥看山景,仰观天上,见空中数行塞鴈,不依次序,高低乱飞,都有惊鸣之意。”参见“ 塞鸿 ”。

把酒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看取

(1).看。取,作助词,无义。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浄,应知不染心。”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清 纳兰性德 《剪湘云·送友》词:“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

(2).犹且看。 宋 晏殊 《喜迁莺》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宋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看待;对待。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到了。” 沙汀 《困兽记》一:“尽管大后方的某些人士,他们看取战争,只把它当成一种物价升降的寒暑表样……可是认真而严肃的关怀它的却也不少。”

(4).照顾;关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凡百事要老爹老娘看取,后日另有重报。”

世道

指社会状况、风气

唉!别提那 * 的旧世道了

老人家,如今世道变了。变得不用吃糠了。——赵树理《传家宝》

羊肠

(1).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尉缭子·兵谈》:“兵之所及,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亦胜,入谷亦胜。”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 清 陈维崧 《青玉案·移寓积翠阁用艺香词韵》词:“梯空架就羊肠路,领俊鶻,穿烟去。”如:羊肠小道。

(2).山名。《楚辞·大招》:“西薄 羊肠 ,东穷海只。” 洪兴祖 补注:“《战国策》注云: 羊肠 , 赵 险塞名,山形屈辟,状如羊肠。今在 太原 晋阳 之西北。”《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 会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华 、 岐山 、 太行 、 羊肠 、 孟门 。”

(3). 羊肠坂 的省称。《史记·魏世家》:“昔者 魏 伐 赵 ,断 羊肠 ,拔 閼与 ,约斩 赵 , 赵 分而为二。” 隋 江总 《并州羊肠坂》诗:“三春别帝乡,五月度 羊肠 。”参见“ 羊肠坂 ”。

屈摺

犹歪曲。 清 方苞 《<春秋直解>序》:“盖屈摺经义以附传事者,诸儒之蔽也。”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熟路轻辙

驾轻快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 宋 张榘 《摸鱼儿·为赵孏窝寿》词:“君看取,世道羊肠屈摺,依然熟路轻辙。”亦作“ 熟路轻车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纵骑》:“一任恁地网天罗,怎禁俺熟路轻车。”

林泉

(1).山林与泉石。《梁书·处士传·庾詵》:“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絶。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此箇閤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浑》:“ 浑 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

(2).指隐居之地。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张司马启》:“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閒居之趣。”《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纵然终老林泉,便算荣逾台阁。”

经纶手

治国的良才。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词:“渡 江 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古人经纶手大率忙时閒做,閒时忙做,知公亦然也。” 清 孙枝蔚 《万开来宪副招饮园林留赠》诗之二:“暂袖经纶手,弥高著作才。”

夜香

(1).夜晚的花香。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廿载繁华梦》第十二回:“我们到花园里看看晚景……一路行来,棚上夜香,芳气扑鼻。”

(2).夜间烧的香。 元 圆至 《寒食》诗:“月暗花明掩竹房,轻寒脉脉透衣裳。清明院落无灯火,独向迴廊礼夜香。”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老夫人闲春院, 崔鶯鶯 烧夜香。”

魏阙

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星辰

星的总称

日月星辰

平步

平常之举步。比喻轻易。 唐 白居易 《浔阳岁晚寄八郎中庾三十三员外》诗:“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风波平步,看红斾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想皇天既与他十分,也注还他一分禄,包的个上青云平步取。” 清 赵翼 《飓风歌》:“不然竟刮海水竭,平步可达扶桑红。”

清切

(1).清贵而切近。指清贵而接近皇帝的官职。 汉 刘桢 《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唐 白居易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诗:“宪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旧翰林学士,地势清切,均不兼他务。” 清 吴伟业 《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唯留诗句满 长安 ,清切长宜禁近官。”

(2).形容声音清亮急切。 唐 王昌龄 《宴南亭》诗:“城楼空杳靄,猿鸟备清切。” 宋 陈师道 《晚泊》诗:“清切临风笛,深明隔水灯。” 清 顾炎武 《又酬傅处士次韵》:“清切频吹 越石 笳,穷愁犹驾 阮生 车。”

(3).清晰准确;真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楚辞》辞 楚 ,故讹韵实繁。” 宋 严羽 《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以禪喻诗,莫此清切。”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颜渊篇二十》:“ 尹 氏之言,特发 程子 之意,而分贴经文,尤为清切。”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八月十五中秋节,满月的银光之下,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何其清切?”

清凉而急剧。指秋时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侯清切。” 王冰 注:“清,大凉也;切,急也,风声也。” 于天星 按:“秋时之气也。”

蟠桃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4).见“ 蟠桃胜会 ”。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相与

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带花

作战受伤流血。见“带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