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雪峰

作者: 姜特立朝代: 宋代

留题雪峰原文

雪峰未到意先猜,只恐冰崖冻不开。
多谢天公怜倦客,故将暖律入疏梅。
龙湫惨淡惊神物,象纬峥嵘逼斗魁。
顾我区区亦何者,扶藤能为此山来。

诗词问答

问:留题雪峰的作者是谁?答:姜特立
问:留题雪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特立的名句有哪些?答:姜特立名句大全

姜特立留题雪峰书法欣赏

姜特立留题雪峰书法作品欣赏
留题雪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雪峰

积雪的山峰。 唐 杜甫 《出郭》诗:“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元 袁桷 《上京杂咏》之六:“天锡清凉国,晴霞绽雪峰。”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我跟他们一道走到外面,望着那灿烂的雪峰和羊群。”

谢天

旧时以香烛供品,叩谢上天,祈求保佑,谓之“谢天”。《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房子説定,説道谢天。”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陈兵鸣炮,谢天立誓。”

倦客

客游他乡而对旅居生活感到厌倦的人。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宋 陆游 《双头莲》词:“悲欢梦里,奈倦客又是关河千里。”

故将

旧将;老将。《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王处回 、 赵廷隐 相次致仕,由是故将旧臣殆尽。”《金史·石抹仲温等传赞》:“ 泰和 、 贞祐 ,其间相去五年耳,故将遗老往往在焉。” 明 刘基 《送岳季坚入计筹山》诗:“ 阳羡 先生故将孙,拂衣高蹈入玄门。”

暖律

古代以时令合乐律,温暖的节候称“暖律”。 唐 罗隐 《岁除夜》诗:“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宋 范纯仁 《鹧鸪天》词:“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风方刚。”

煖律:指温暖的节候。 宋 玉英 《浪淘沙》词:“塞上早春时,煖律犹微。”煖,一本作“ 暖 ”。

龙湫

雁荡山著名的大瀑布

惨淡

(1) 光线暗淡

愁云惨淡万里凝。——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惨淡的月光,照射着雪地上的血迹

(2) 艰苦地;苦费心力地

惨淡经营

(3) 悲惨凄凉

惨淡人生

惊神

谓内心震动不安静。 唐 杜甫 《赠别郑炼赴襄阳》诗:“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象纬

象数谶纬。亦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 师延 者, 殷 之乐人也。设乐以来,世遵此职。至 师延 ,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 齐治平 注:“象纬,象数讖纬。象数谓龟筮之类;讖纬谓讖録图纬、占验术数之书。”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仇兆鳌 注:“象纬,星象经纬也。” 明 唐顺之 《答周约庵中丞》:“ 淮阴 、 南阳 之事,固万不敢一冀焉,至如象纬、地形诸家之学,如来书所称 管 邓 所长,亦何敢不自量而揽焉。” 清 顾炎武 《题李先生矩亭序》:“ 天启 中,权阉柄国,闻君通阴阳象纬之学,遣使徵之,辞疾不就,洁志以终。”

峥嵘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斗魁

(1).指北斗七星之第一至第四星,即枢、璇、玑、权。《史记·天官书》:“在斗魁中,贵人之牢。”

(2).泛指北斗。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斗魁当北坼,地轴向西偏。” 清 曹寅 《送竹村北试》诗之二:“掌大悬香阁,文光射斗魁。” 清 张君玉 《以乡兵挫诸北门围解壮之》诗:“ 越南 本是 南交 宅,还见文明耀斗魁。”

(3).喻指德高望重或才学冠世而为众人景仰的人。 清 唐孙华 《哭座主玉峰尚书徐公》诗:“千秋製作垂金石,一代宗师识斗魁。”参见“ 斗山 ”。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何者

(1).为什么。用于设问。《公羊传·桓公二年》:“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 楚王 之妻媦,无时焉可也。” 何休 注:“何者,将设事类之辞。”《史记·儒林列传》:“ 黄生 曰:‘冠虽敝,必加於首;履虽新,必关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新唐书·突厥传上》:“ 班固 谓‘其来慕义,则接之以礼让。’何者?礼让以交君子,非所以接禽兽夷狄也。”

(2).哪一个。用于疑问。《后汉书·鲜卑传》:“夫万民之飢与远蛮之不讨,何者为大?” 唐 顾况 《送行歌》:“送行人,歌一曲,何者为泥何者玉?” 宋 曹豳 《西河》词:“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3).哪一个。用于陈述。 明 刘基 《郁离子·公孙无人》:“人之於事也,能辨识其何者为主,何者为客,而不失其权度,则亦庶几乎寡悔矣夫。”

能为

(1).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后用作能有所为或有所作为之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於 齐 而取偿於 秦 也,而 齐 赵 之深讎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2).本领;能耐。《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管桦 《清风店》二:“我不戴见这种人。他有多大能为,我不戴见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