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某翁

作者: 吴泳朝代: 宋代

寿某翁原文

当日麻 1一1衣抑未猜,贵公元自有仙材。
文辞敏妙真星魄,学问沈潜是圣胎。
黄石授兵非有意,红旗破贼却归来。
阿同且共玻瓈饮,源上桃花想未开。

诗词问答

问:寿某翁的作者是谁?答:吴泳
问:寿某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泳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当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当日来回

贵公

(1).王公贵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家本 秦 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元 戴表元 《送郑若晦游建业序》:“自其始游,臺闥之贵公,方岳之名卿,闻其才,多礼致之。” 明 袁宏道 《京洛篇》:“叠身事贵公,习諛苦不早。”

(2).对居上公贵位者的尊称。《晋书·张重华传》:“若今便以贵公为王者,设贵公以 河 右之众,南平 巴 蜀 ,东扫 赵 魏 ,修復旧都,以迎天子,天子復以何爵何位可以加赏?”

(3).特指 三国 魏 高贵乡公 曹髦 。《晋书·职官志序》:“ 宣王 既诛 曹爽 ,政由己出,网罗英俊,以备天官,及 兰卿 受羈, 贵公 显戮,虽復策名 魏 氏,而乃心 皇晋 。”

元自

犹言原本,本来。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二:“鬢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 金 人元自识人。”

仙材

非凡的资质。 宋 柳永 《洞仙歌》词:“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綰。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文辞

(1).言词动听的辞令。《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晋 为伯, 郑 入 陈 ,非文辞不为功。”《战国策·秦策一》:“繁称文辞,天下不治。”《韩诗外传》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辞,喻诚信,明气志,解结申屈,然后可使也。”

(2).亦作“ 文词 ”。文章。《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 由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可概见,何哉?”《史记·儒林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 申公 对,默然。”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文辞超卓,四座嘆之。” 宋 司马光 《贤良策问》:“国家比下詔书,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岂特以学问之富贵为贤良,文辞之丽为方正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 节性 ( 王符 )、 公理 ( 仲长统 )虽文辞斐然,然止于政论。”

敏妙

(1).明快,隽美。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朱文公 云:‘二 苏 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倾危变幻之习。’” 章士钊 《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一小时草《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数千言,辞趣敏妙,为 俞君 激赏。”

(2).敏捷颖悟。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子瞻 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学问

(1)

(2) 系统知识

(3) 泛指知识

沈潜

亦作“ 沉渐 ”。亦作“沉潜”。亦作“沉渐”。1.谓地德深沉柔弱。《书·洪范》:“高明柔克,沉潜刚克。” 孔颖达 疏:“地之德沉深而柔弱矣,而有刚能出金石之物也。”《左传·文公五年》:“《商书》曰:沉渐刚克。” 杨伯峻 注:“潜亦作‘渐’,潜、渐古音近,字得通。”《隶释·汉太尉刘宽碑》:“ 延熹 八年,地震,有詔询毕,公以演策沉渐对当帝心,转拜尚书。”

(2).指地。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诗:“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沉潜。”

(3).指人性深沉柔弱。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序》:“而沉潜之士,则又随物变化,与俗转移。” 清 姚鼐 《<老子章义>序》:“天下道,一而已,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贤者之性,又有高明沉潜之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八世兄高明有馀,沉潜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限量。”

(4).喻深入。

(5).指沉浸其中。谓深入探究。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 愈 ﹞遂得究穷於经传史记百家之説,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礱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 熹 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復,盖亦有年。” 清 戴名世 《岳荐传》:“ 荐 少为诸生,读书於诸子百家,无不贯穿,而篤信 宋 儒,沉潜反復,一以 程 朱 为师法。”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沉潜在那些研究里,在自己看来倒是一种危机。”

圣胎

(1).圣人之胎。《佛本行集经·树下诞圣品上》:“如我所知,我女 摩耶王 大夫人怀藏圣胎,威德既大,若彼产出,我女命短,不久必终。”

(2).道教金丹的别名。内丹家以母体结胎比喻凝聚精、气、神三者所炼成之丹,故名。 唐 吕岩 《七言》之六:“药返便为真道士,丹还本是圣胎仙。”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八:“吾养圣胎已成,患无术以出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即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黄石

(1).指 黄石公 。语出《史记·留侯世家》:“十三年孺子见我 济北 , 穀城山 下黄石即我矣。” 唐 陈去疾 《送韩将军之雁门》诗:“归来长揖功成后, 黄石 当年故有期。” 明 张景 《飞丸记·盟寻泉石》:“消息盈虚能早办,惟有 黄石 、 鴟夷 堪羡。” 清 查慎行 《洪武御碑歌》:“ 留侯 自伴 赤松 去, 穀城 空立 黄石 祠。”

(2).指 黄石公 授与 张良 的兵书《黄石公三略》。《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当断不断,《黄石》所戒。” 李贤 注:“《黄石公三略》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夫臣与主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 胡三省 注:“《黄石》,即 张良 於 下邳 圯上所得之书也。”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卫行》:“论兵法《黄石》深筹,夸剑术 白猿 高手。”

(3).古代少数民族名。《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延 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 * 胡 骑 休屠 、 黄石 ,屯据要害。”《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其西又有 三河 、 槃于 虏,北有 黄石 、 北地 、 卢水胡 ,其表乃为徼外。”

(4).方解石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方解石》。

(5).地名。 四川省 涪陵市 的 黄石滩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八月, 岑彭 破 公孙述 将 侯丹 於 黄石 。” 李贤 注:“即 黄石滩 也。《水经注》曰:‘ 江水 自 涪陵 东出百里而届于 黄石 。’在今 涪州 涪陵县 。”

(6).地名。 浙江省 临海市 的 黄石岭 。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天际飞燕 黄石岭 ,云中犬吠 赤城楼 。”

(7).地名。 湖北省 黄石市 。

授兵

古代藏兵器于国,有战事经祭告后发给兵士。《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及其受兵输,亦如之。” 孙诒让 正义引 惠士奇 曰:“古者兵器藏於国,有事而后授兵,既事復还兵。”《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将伐 许 ,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 杜预 注:“大宫, 郑 祖庙。”《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太傅 懿 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 洛水 浮桥。”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红旗

(1)

(2) 红颜色的旗子

(3) 优胜奖旗

(4) 喻指先进

红旗手

却归

亦作“却归”。退归。多谓辞官回家。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至此一二日,却归高居,亦无不可。” 唐 赵璘 《因话录·羽》:“ 蒙 却归故林,而 赵 公薨於相位。” 南唐 沉汾 《续仙传·王可交》:“ 王渢 具以奏闻,詔称其异。后 可交 却归乡里,备话歷歷。”

玻瓈

见“ 玻璃 ”。

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