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弓胶昔干(得民字八韵)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邹忌相初受,淳于志䭭陈。

微言为比物,聪听切修身。

以五更端进,惟三挈要频。

弓胶分异体,昔干会同伦。

疏罅斯难合,孤高孰与亲。

既调助举柴,受载右嘉宾。

喻者才十字,答当附万民。

齐卿犹若此,敢不慎枫宸。

诗词问答

问:《赋得弓胶昔干(得民字八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九

2. 得民字八韵

参考注释

淳于

复姓

微言

(1) 含蓄而精微的言辞

微言议赈捐

(2) 密谋;密言

为比

犹相比较。《后汉书·琅邪孝王京传》:“ 京 性恭孝,好经学, 显宗 尤爱幸,赏赐恩宠殊异,莫与为比。”《三国志·吴志·张温传》:“ 温 当今与谁为比?”

聪听

(1).明于听取;明于辨察。《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问 郑 卫 之似,曰;‘聪听。’” 唐 张说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敏识聪听,探微镜理。” 章炳麟 《<新方言>序》:“诸州国殊言詰詘者,虽未尽憭,儻得模略,足以聪听知原,后生不可待也。”

(2).特指君主的听闻。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六:“而当时主眷之隆,已駸駸以重臣相待。盖 闽 中作令之政声,早达聪听也。”

修身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修身养性

更端

(1).另一事。《礼记·曲礼上》:“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 孔颖达 疏:“更端,别事也;谓嚮语已毕,更问他事。” 宋 梅尧臣 《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仲尼 书 * ,亦莫重更端。”《明史·倪元璐传》:“又如词臣 文震孟 正学劲骨,有古大臣之品,三月居官,昌言获罪,人以方之 罗伦 、 舒芬 。而今起用之旨再下,谬悠之谭不已,将毋门户二字不可重提耶?用更端以相遮抑耶?”

(2).指书写时另行换头。 清 龚自珍 《最录穆天子传》:“今闕文有二种:有闕甚多,不知若干名者,事更端也,写书者宜书之曰闕;有闕一二名者,事无更端,则食也,写书者宜为方空於行间,不言闕。”

弓胶

制弓六材之一。用以黏合弓干。《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弓胶昔干,所以为合也。” 裴駰 集解:“言作弓之法,以胶被昔干而纳诸檠中。”

分异

(1).犹分居。《管子·四时》:“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 尹知章 注:“分异,谓离居者。”《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后汉书·独行传·李充》:“妻窃谓 充 曰:‘今贫居如此,难以久安,妾有私财,愿思分异。’”

(2).谓不同寻常。《荀子·非十二子》:“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

(3).犹区别。 章炳麟 《文学说例》:“由 魏 逮 唐 ,分异文笔。”

同伦

(1).同一等第。《穀梁传·文公十八年》:“秋, 公子遂 、 叔孙得臣 如 齐 ,使举上客,而不称介,不正其同伦而相介,故列而数之也。”

(2).同类。 汉 贾谊 《新书·等齐》:“君臣同伦,异等同服,则上恶能不眩於其下?”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当念众生现富单那形、鳩槃荼形、夜迦形,或人生中粗弊如畜,福力轻微,或生疣赘,五官不全,同伦讥厌,己亦厌苦,我当巧术而以度之。”

(3).同一道德标准。《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孔颖达 疏:“行同伦,伦,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

孤高

特立高耸

孤高特立

孰与

(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庄王 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 齐 无 秦 ,则天下集 齐 , 亲弗 必走,则 齐王 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 韩翃 ,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 德宗 曰:‘与诗人 韩翃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汉 班固 《东都赋》:“且夫僻界 西戎 ,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 齐 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

(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 巫马子 谓 子墨子 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 徐公 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 商君 、 吴起 、大夫 种 ?”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 渭 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举柴

亦作“ 举胔 ”。拾取狩猎后委积在地上的禽兽。《文选·张衡<西京赋>》:“收禽举胔,数课众寡。” 薛综 注:“胔,死禽兽将腐之名也。” 李善 注:“胔,聚肉名。不论腐败也。”

嘉宾

佳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十字

(1).指物呈“十”字形。《晋书·何曾传》:“﹝ 曾 ﹞务在华侈……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三:“君不见西陵田,纵横十字成陌阡。”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诗:“三花秀色通书幌,十字春波绕宅墙。”《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问到 陈乾娘 门首时,十字儿竹竿封着门。”

(2).十个字。参见“ 十字格 ”。

万民

众百姓,人民

外朝以询万民。——清· 刘开《问说》

犹若

还仍然是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敢不

犹言说不定。 洪深 《走私》:“哼,怀里敢不还揣着 * !”

枫宸

宫殿。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 汉 代宫庭多植枫树,故有此称。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芸若充庭,槐枫被宸。” 宋 王安石 《贺正表》:“臣尚依枌社,独隔枫宸,缅瞻朝著之班,窃慕封人之祝。”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想枫宸昔年立仗,效葵忠敢上封章。”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六:“岂有孤臣淹棘木,漫劳温旨下枫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