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闻雨原文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百年殊鼎鼎,万事祗悠悠。
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诗词问答

问:闻雨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闻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蹉跎

(1)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晋书·周处传》

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

日月蹉跎

(2) 失足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鼎鼎

盛大

声名鼎鼎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不悟

(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鱼千里

(1).谓鱼游千里。典出《关尹子·宇》:“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万里而不穷也。” 宋 黄庭坚 《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

(2).比喻徒然无益地追求不止或追逐不舍。 宋 黄庭坚 《戏作林夫人欸乃歌》之二:“从师学道鱼千里,盖世成功黍一炊。” 宋 陆游 《闻雨》诗:“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终归

到底;毕竟

他们终归还是决定从陆路走

貉一丘

《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后用“貉一丘”谓同属一类,没有差别。 宋  苏轼 《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愚庵》诗:“ 青州  荆州 兔三窟,古人今人貉一丘。” 清  查慎行 《岁寒杂感》诗之九:“谁将正变溯源流,今古何殊貉一丘。”亦作“ 貉同丘 ”。 明  吴幵 《优古堂诗话》:“ 吕吉甫 云:‘南北战争蜗两角,古今兴废貉同丘。’”

夜阑

夜将尽;夜深

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蔡琰《胡笳十八拍》

夜阑更秉烛,相对成梦寐。——杜甫《羌村》

夜阑人静

起坐

(1).起立与坐下;坐立举止。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寧。”《南史·王裕之传》:“ 敬弘 形状短而起坐端方。”《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只是那王孙公子们来,他却不敢和他起坐,只许垂手相见。”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不足之感使我的心盘旋不安,起坐都不安宁了。”

(2).起身;坐起。 汉 王褒 《僮约》:“粪除堂廡,餧食马牛。鼓四起坐,夜半益芻。”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一夜无眠,巴到天明起坐。”《红楼梦》第九八回:“回家, 宝玉 越加沉重,次日连起坐都不能了。”

(3).起居;作息。 汉 刘桢 《赠徐干》诗:“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儒林外史》第四回:“僧官因有田在左近,所以常在这庵里起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八:“此外在对门河岸侧,还有一个极其小巧的所在,叫 百花潭 。是前二三十年,一个姓 黄 的学政造作的假古董,也还可以起坐。”

(4).指起居、作息的地方。《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演武厅后面,另有三间起坐,是预备抚院吃饭歇息的处所。”《孽海花》第三一回:“来到楼上,一间卧室,一间起坐,器具帷幙,色色华美。” 高晓声 《李顺大造屋》:“他粗粗一码算,兄妹两人两个房(妹妹以后出嫁了就让儿子住),起坐、灶头各半间,养猪、养羊、堆柴也要一间。”

(5).指私房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常住钱不敢私货。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6).指离席。相声《新房子》:“回到客厅一看,客人都起坐啦,坐在沙发上。”

交流

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

国际文化交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