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叔康侍御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送叔康侍御原文

诏取名郎入宪台,此时方急济时才。
圣聪应已虚心待,奸党宁无侧目猜。
白笔岂知权可畏,皁囊还请上亲开。
伫闻谠论能医国,飞报频随驿骑来。

诗词问答

问:送叔康侍御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送叔康侍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取名

(1) 起名字

祖母给她取名

(2) 求取名声

宪台

(1). 后汉 改称 汉 御史府为宪台。后为同类机构的通称,亦以称御史等官职。 汉 应劭 《汉官仪·宪台》:“ 汉 御史府, 后汉 改称宪臺。”《后汉书·袁绍传》:“臣以负薪之资,拔於陪隶之中,奉职宪臺,擢授戎校。”《隋书·文学传序》:“发号施令,咸去浮华。然时俗词藻,犹多淫丽,故宪臺执法,屡飞霜简。” 唐 白居易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诗:“宪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新唐书·百官志三》:“ 龙朔 二年,改御史臺曰宪臺。”

(2).旧时对上官的尊称。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称谓》:“ 鄂西 林相公 云:‘ 唐 龙朔 二年改御史臺为宪臺,是宪臺之称,内惟都御史,外惟总督巡抚当之耳。今通称司、道、府为宪臺,误矣。’余按…… 唐 虽改御史臺为宪臺,而亦改中书为西臺,祕书为堑臺,不专以御史所属为臺,则以宪臺称上官,似可通融。”《老残游记》第十五回:“县官见 黄人瑞 立在东墙下,步上前来,请了一个安,説道:‘老宪臺,受惊不小!’”

时方

指 宋 元 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 陈念祖 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济时

犹济世,救时。《国语·周语中》:“宽,所以保本也;肃,所以济时也。”《旧唐书·隐逸传序》:“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经世手,济时英, 玉堂 金马 岂难登。” 周咏 《感怀》诗之三:“举目 新亭 挥掬泪,刦餘谁是济时才?”

圣聪

旧称帝王明察之辞。《汉书·谷永传》:“臣前幸得条对灾异之效,祸乱所极,言关於圣聪。”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

虚心

(1) 谦虚;不自满、不自大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以纳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心虚,心有所愧而胆怯

奸党

指背叛国家或君主的人物或小集体

阴知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侧目

(1) 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不敢从正面看,形容畏惧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童区寄传》

白笔

(1).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尚书令、僕射、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 唐 李贺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诗:“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新唐书·舆服志》:“诸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

(2).特指谏官用的笔。亦借指谏官。《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明帝 时,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何官?’侍中 辛毗 对曰:‘此谓御史,旧簪笔以奏不法,今但备官耳。’”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除大观文,判 潭州 ,以言者夺职罢镇。后復职,仍判 潭州 。到任,谢表云:‘谓昔之销印,重违白笔之公言;故今者剖符,庸示清衷之本意。’” 明 何景明 《送王御史德辉西巡》诗:“白笔万人看气象,肯令 河 外有烟尘。” 清 谢启昆 《解州盐池歌》:“ 河东 鹺使始 元 明 ,盛世豸冠簪白笔。”

知权

(1).知道权衡轻重。《公羊传·桓公十一年》:“何贤乎 祭仲 ?以为知权也。” 何休 注:“权,称也,所以别轻重,喻 祭仲 知国重君轻。”

(2).懂得权变。《淮南子·兵略训》:“因势善用间谍,审错规虑,设蔚施伏,出於不意,敌人之兵无所适备,此谓知权。”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管仲 ﹞事所射之君,非不贞也,知权也。”《旧唐书·柳公绰传》:“其知权制变,甚为当时所称。”

(3).犹掌权。《南史·谢晦传》:“ 晦 据上流, 檀 镇 广陵 ,各有强兵,足制朝廷; 羡之 、 亮 于中知权,可以持久。”

可畏

(1).令人畏惧。《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孔颖达 疏:“言君可畏者岂非民乎?”《左传·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 晋 杜预 注:“夏日可畏。”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孙文定》:“目睢盱可畏。”

(2).令人敬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仙乐隐隐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后送,一道光明可畏。” 宋 曾巩 《王无咎字序》:“ 补之 明经术,为古文辞,其材卓然可畏也。”

还请

被人请吃后回请对方。 钱锺书 《围城》八:“来的客人里有几个是吃了不还请的。”

伫闻

肃立恭听;敬闻。用为敬词。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斯理何从,佇闻良説。” 唐 岑参 《送颜评事入京》诗:“佇闻明主用,岂负青云姿。” 宋 秦观 《代何提举贺范枢密启》:“入参臺省,佇闻折槛之风。”《清史稿·睿宗亲王多尔兖传》:“敬布腹心,佇闻明教。”

谠论

正直之言,直言。 宋 欧阳修 《为君难论》:“忠言讜论,皆沮屈而去。” 明 张居正 《答铨部李石塘书》:“惟公往在西臺,屡闻讜论。比奉翰札,率多溢美之词。” 续范亭 《延安五老》诗:“讜论一发四座惊,各党各派齐拥护。”

医国

(1).谓为国除患祛弊。《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明 唐寅 《秦楼月·谢医》词:“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医人医国。”

(2).指医术高明。《西游记》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医,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也。” 清 钱谦益 《赠建昌痔医黄岐彬》诗:“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

飞报

迅速报告。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李元亮诗启》:“ 蔡 自到官,即戒津吏门卒,凡士大夫往来,无问官高卑,必飞报,虽布衣亦然。” 明 唐顺之 《行巡江御史手本》:“为飞报贼情事。” 郭沫若 《黑猫》:“有先行的跑回来飞报,说花轿只离家四五里路了。”

驿骑

(1).驿马。《汉书·高帝纪下》“ 横 惧,乘传诣 雒阳 ” 唐 颜师古 注:“传者,若今之驛。古者以车,谓之传车,其后又单置马,谓之驛骑。”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之十:“边候失晨夜,驛骑驰中涂。” 明 何景明 《鲥鱼》诗:“白日风尘驰驛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清 吴兆骞 《出关》诗:“边楼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骑尘。”

(2).乘马送信、传递公文的人。《汉书·丙吉传》:“尝出,适见驛骑持赤白囊,边郡发犇命书驰来至。驭吏随驛骑至公车刺取。”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一:“驛骑函首过 黄河 ,城中无贼天气和。” 元 耶律楚材 《寄平阳净名润老》诗:“驛骑新从 平水 廻,知公无恙笑颜开。”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飞鸟使》:“ 蕃 中飞鸟使,中国之驛骑也。”

(3).犹骑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处士正书倣 欧率更 ,而间以《黄庭》之意行之,处士意在以劲婉驛骑两家。”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 江阴 戚三郎 ,觅妇 王 ,能为驛骑者,予多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