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神曲

作者: 舒岳祥朝代: 宋代

乐神曲原文

污田稻子输官粮,高田豆角初上场。
枫林沉沉谁打鼓,农家报本兼祈禳。
打鼓打鼓急打鼓,大巫邀神小巫舞。
绛衫绣帔朱冠裳,手持铃剑道神语。
前年军过鸡栅空,今年一母生十雄。
甽东种秫获颇厚,大甑炊糍翁成酒。
家机白布阔且长,翁媪制作新衣裳。
再拜奠神重酌酒,男耕女桑十倍强。
大妇小妇别有祝,生养好男房计足。
巫公巫公告尔神,产谷不如多产银。
驴载马驮车碌碌,免斫柘条行箠扑。

诗词问答

问:乐神曲的作者是谁?答:舒岳祥
问:乐神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舒岳祥的名句有哪些?答:舒岳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田稻

(1).田里稻子。多指水稻。《晋书·桓冲传》:“ 坚 使其将 郝贵 守 襄阳 , 冲 使扬威将军 朱绰 讨之,遂焚烧 沔 北田稻,拔六百餘户而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简文 见田稻,不识,问:‘是何草?’左右答:‘是稻。’”《南齐书·州郡志上》:“旧北对 清泗 ,临 淮 守险,有 阳平 石鱉 ,田稻丰饶。”

(2).种稻。《史记·大宛列传》:“ 条枝 在 安息 西数千里,临 西海 。暑溼。耕田,田稻。”

官粮

(1).旧时交纳于官府的税粮。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俸禄》:“盖国初民间所纳官粮皆米麦也,或折以钞布,百官所受俸亦米也,或折以钞。”

(2).政府发放的救济粮。 清 唐孙华 《发粟行》:“村民持票蹋成闕,扶携百里支官粮。”

高田

(1).上等田。《管子·山权数》:“ 桓公 曰:‘何谓国无制、地有量?’ 管子 对曰:‘高田十石,閒田五石,庸田三石,其餘皆属诸荒田。’”

(2).地势高的田。《汉书·沟洫志》:“故种禾麦,更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 宋 范成大 《垫江县》诗:“旧雨云招新雨至,高田水入下田鸣。”

豆角

豆荚的俗称——多指鲜嫩可做菜的

上场

(1) 演员出场

(2) 指运动员进入赛场参加比赛

双方运动员都已经上场

枫林

枫树林。枫叶至秋而变红,甚美。诗文中常以枫来表现秋色。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花野岸天鸡舞。” 元 周文质 《叨叨令·四景》曲:“夏乘舟,柳岸莲塘上醉。秋登高,菊径枫林下醉。” 郁达夫 《杭江小历纪程·金华北山》:“到 华溪桥 ,就已经入了山口,右手一峰,于竹叶枫林之内,时露着白墙黑瓦。”

沉沉

(1) 沉重;必需费力才能举起或移动的

穗子沉沉地垂下来

(2) 低而沉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沉沉入睡

打鼓

(1) 击鼓

(2) 感到没有把握

(3) 感到心神不定,忐忑不安

还不知结果,她心里直打鼓

农家

1.田家,从事农业的人家。 2.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报本

见“ 报本反始 ”。

祈禳

祈祷以求福除灾。《汉书·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於应天塞异,销祸兴福。” 颜师古 注:“祈,求福也。禳,除祸也。” 宋 苏轼 《答郡中同僚贺雨》诗:“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水浒传》第一回回目:“ 张天师 祈禳瘟疫, 洪太尉 误走妖魔。”

大巫

(1).指为首的或法术高明的巫师。《史记·滑稽列传》:“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单衣,立大巫后。” 宋 陆游 《龙湫歌》:“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2).比喻自己所敬服的人。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参见“ 小巫见大巫 ”。

小巫

(1).谓巫师中法术低下者。《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江氏家传》:“营都建邑,皆有明制,著在经典,而无禁忌犯害之文,唯末俗小巫乃有此言。”

(2).喻学业技艺低下者。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顾宝先》:“全法 陆 家,事事宗 禀 。方之 袁蒨 ,可谓小巫。” 宋 黄人杰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纷纷我辈小巫耳,健读数过徒噫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大高手!愿献薄技,勿笑小巫也。”参见“ 小巫见大巫 ”。

(3).年轻的女巫。 宋 杨济 《云安龙脊滩》诗:“大巫鷄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 宋 陆游 《龙湫歌》:“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冠裳

(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刘子澄 ﹞守 衡阳 日,以冠裳涖事,宪使 赵民则 尝紫衫来见。 子澄 不脱冠裳肃之, 民则 请免冠裳。 子澄 端笏肃容曰:‘戒石在前,小臣岂敢。’ 民则 皇恐,退具冠裳以见。”

(2).指穿着官服。《宋史·范应铃传》:“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

(3).指官宦士绅。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虎食伊璠》:“冠裳农贾,挈妻孥潜跡而出者,不可胜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今日冠裳雅会,就要演这本传奇。”

(4).指官职。 宋 范成大 《胡宗伟罢官改秩作诗送之》:“万境何如一丘壑,几时定解冠裳缚。”

(5).指文明、礼仪制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智士趋时,必在取乱侮亡之会,况削尔父母毛髮,毁我往古冠裳。” 清 莫友芝 《有感》诗之一:“卧榻事殊 南越 远,可容鳞介溷冠裳。”

神语

神敕;神的言语。 南朝 陈 徐陵 《麈尾铭》:“既落天花,亦通神语。”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闷》之二:“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耕。” 宋 苏轼 《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诗:“已闻龟筴通神语,更看龙蛇落笔痕。”

前年

去年前边的那一年

前年予病。——清· 袁枚《祭妹文》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白布

(1).白色的布。《管子·轻重戊》:“民被白布。” 唐 白居易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诗之三:“长松树下小谿头,斑鹿胎巾白布裘。” 元 刘因 《对菊》诗:“黄茅安得千间厦,白布空歌万里裘。”

(2).凶横恣纵的意思。 汉 王充 《论衡·商虫》:“时或白布豪民、猾吏被刑乞贷者,威胜於官,取多於吏,其虫形象何如状哉?” 刘盼遂 注:“白布,连绵字。凶横恣纵之意,与跋扈、抪扈诸词,盖同一声韵之转。”

翁媪

老翁与老妇的并称。亦指年老的父母。《梁书·武帝纪上》:“遂使阉尹有翁媪之称, 高安 有法 尧 之旨。” 宋 陆游 《道上见村民聚饮》诗:“家家了租税,春酒寿翁媪。”《人民文学》1976年第9期:“阴险狡猾的 白骨精 ,先是变成天真的少女,后又扮做可怜的翁媪。”

作新

《书·康诰》:“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 殷 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孔 传:“弘王道,安 殷 民,亦所以惟助王者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本意谓教导 殷 民,服从 周 的统治。后因以“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 宋 苏轼 《王安石赠太傅制》:“具官 王安石 少学 孔 孟 ,晚师 瞿 聃 ,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拜奠

跪拜祭奠。 唐 徐凝 《题伍员庙》诗:“ 浙 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女桑

小桑树。《诗·豳风·七月》:“猗彼女桑。” 郑玄 笺:“女桑,荑桑也。” 朱熹 集传:“女桑,小桑也。” 汉 枚乘 《七发》:“女桑河柳,素叶紫茎。”《尔雅·释木》:“女桑,桋桑。” 郭璞 注:“今俗呼桑树小而条长者为女桑树。” 清 王夫之 《九昭》:“飘女桑之季叶兮,哀弱丧之便娟。”

十倍

就是一个数乘10,比如1的10倍就是10,2的十倍就是20。

大妇

(1).长子之妻。《玉台新咏·古乐府<相逢狭路间>》:“大妇织綺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作,挟瑟上高堂。” 宋 陈造 《田家谣》:“倏凉骤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 清 蒋士铨 《空谷香·虎穷》:“难道大儿子的媳妇算不得大妇么?”

(2).旧称正妻为大妇,妾为小妇。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世有 紫姑神 ,古来相传,是人妾,为大妇所嫉。” 清 蒋士铨 《空谷香·虎穷》:“夫人就是大妇,大妇就是夫人。”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 爱姑 ﹞终復归 竇 ,而大妇甚妒,虐遇之。”

小妇

(1).妾;小老婆。《汉书·元后传》:“ 凤 ( 王凤 )知其小妇弟 张美人 尝已适人,於礼不宜配御至尊,託以宜子,内之后宫。” 颜师古 注:“小妇,妾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杨希仲》:“主人小妇,少而荡。”《红楼梦》第九回:“小妇养的,动了兵器了。”

(2).妯娌中行次最幼者,小儿子的妻子。《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长安有狭斜行》:“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 洛阳 。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綺紵,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琴上高堂。” 宋 陈造 《田家谣》:“中妇輟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清 方文 《述哀》诗:“大妇中风死,外家搆成隙。小妇横被戕,胎堕復脑坼。”

(3).年轻妇女。 唐 杜甫 《草阁》诗:“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唐 刘长卿 《疲兵篇》诗:“小妇十年啼夜织,行人九月忆寒衣。” 清 郑燮 《姑恶》诗:“小妇年十二,辞家事翁姑。”

(4).妇人自称。《西游记》第二三回:“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满服。”参见“ 小妇人 ”。

生养

(1) 生育

(2) 生长;使生长

房计

私房资财,嫁妆。《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小夫人﹞随身房计,少也有几万贯。”

公巫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巫召伯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公告

(1) 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如公告、布告或命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2) 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

所有的学会都张贴了活动的公告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多产

(1) 产生许多后代的

欧椋鸟极其多产,所以鸟群巨大

(2) 著作或讲话很多或很长

一个多产的精力充沛的作家

马驮

马驮子。 李纳 《刺绣者的花》第七章:“大汉和众人将马驮挨个卸下来,说:‘这些东西我们扛走,你们老板吃不完用不尽,大家分点用用。’”

碌碌

(1) 多石头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无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许多事要做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楼梦》

(4) 车转滚动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