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书屋戏题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得一书屋戏题原文

世间万物及万理,皆有对待无单行。

曰天曰地曰空色,是非善恶实与名。

谓得谓一已成两,是谓未识清和宁。

然则书屋亦妄谓,去道远矣何由贞。

诗词问答

问:得一书屋戏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得一书屋戏题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三

参考注释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对待

(1) 以特定方式或某种态度看待

不偏不倚地对待一切有争论的问题

(2) 双方面相比较而存在,处于相对的情况

高山与平地对待

单行

(1) 单独实行

单行条例

(2) 单独降临

祸不单行

(3) 单独刊行

单行本

(4) 单向行驶

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恶实

牛蒡子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恶实》。

和宁

(1).使和平安宁。《国语·周语中》:“故能光有天下,而和寧百姓。” 唐 柳宗元 《涂山铭序》:“勤劳万邦,和寧四极。”

(2).和睦安宁。《礼记·燕义》:“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寧,礼之用也。” 孔颖达 疏:“上下和亲是和也,而不相怨是安寧也。”《汉书·刘向传》:“四海之内,靡不和寧。”

(3).谓和解,平息。 前蜀 杜光庭 《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故伤误杀,寃债和寧;新罪宿瑕,玄慈荡涤。”

(4). 唐 代郊庙祭祀时的一种舞蹈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自 献祖 而下庙舞,略可见也: 献祖 曰《光大之舞》…… 穆宗 曰《和寧之舞》。”

使和睦安宁。《国语·周语中》:“古之明王不失此三德者,故能光有天下,而龢寧百姓,令闻不忘。”

然则

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书屋

供读书的房子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