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嘉兴一日至灵岩驻跸二首·其一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槜李至灵岩,一百卅馀里。

舟行纵顺风,比至亦晚矣。

长堤可跋马,笃速便且驶。

易马行逾刻,风帆落后已。

北南殊所习,其别乃若此。

谁挂翰林帆,昼寝方隐几。

前行马及之,舣岸行且止。

谓彼落后劳,彼喜逸无比。

饱食倦且眠,夜到亦可耳。

诗词问答

问:《自嘉兴一日至灵岩驻跸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一

2. 布帆有大书翰林者是日所见故戏及之

参考注释

灵岩

(1).指仙山。 晋 庾阐 《孙登隐居》诗:“灵巖霞蔚,石室鳞构,青松标空,兰泉吐牖。”

(2).山名。指 山西省 大同市 云冈 ,又名 武周山 , 北魏 建石窟于此。

(3).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木渎镇 西北。一名 砚石山 。 春秋 末 吴王 夫差 建离宫于此,今 灵岩寺 即其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郡·灵岩山》:“ 灵巖山 有 夫差 馆娃宫 、 响屧廊 、 浣花池 、 采香径 等胜,固 吴中 丽瞩也。” 清 张怡 《入山闻莺》诗:“不识 灵巖 路,行行转欲迷。”

(4).山名。在 浙江 乐清 雁荡山 ,为 雁荡 第一峰。 明 张煌言 《吴子佩远游雁荡归备述名胜因为诗记略》:“ 灵巖 割元气,阴洞碍朝曦。巖中何所有,万象迸葳蕤。”

(5).山名。在 江苏 六合 东。峰峦回抱,有 玛瑙涧 ,出五色石卵,世称灵岩石。参阅《嘉庆一统志·江宁府》。

(6).山名。在 山东 长清 东南。四面方正,又名 方山 。

一百

(1).数词。十的十倍。《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唐 骆宾王 《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 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

(2).泛指多数。 北周 庾信 《对酒歌》:“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 宋 杨万里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诗之一:“更无短计消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3).指跨步。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后,谓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将近彼岸,跨步而过,亦曰一百。”

顺风

指行进的方向跟风向一致,比喻顺应时势

顺风潮流

比至

及至;到。《礼记·杂记下》:“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以夫人之礼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比至 楚 ,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旧唐书·忠义传下·颜杲卿》:“ 禄山 怒甚,令缚於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絶,大駡不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比至酒散, 谢翁 见茶酒如此参前失后,心中不喜。” 清 谭献 《<复堂词录>序》:“自 李太白 创词调,比至 宋 初,慢词尚少。”

跋马

(1).勒马使回转。《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建成 、 元吉 至 临湖殿 ,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胡三省 注:“跋马者,摇駷马衔,偏促一轡,又以两足摇鼓马腹,使之迴走。”

(2).骑马驰逐。 唐 严武 《巴岭答杜二见忆》诗:“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宋 王安石 《金明池》诗:“跋马未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 宋 韩元吉 《六州歌头·桃花》词:“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

速便

犹立即。《水浒传》第九七回:“ 鄔梨 、 马灵 各拨兵三万,速便起兵前去。”

马行

(1).神名。《史记·封禅书》:“ 冥羊 用羊祠, 马行 用一青牡马。”

(2).药草紫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紫参》。

买卖马匹的商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李郎 宜与 一妹 復入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

逾刻

过了一刻时间。古用铜漏刻度计时。 唐 高彦休 《高阙史·韦氏子》:“逾刻,烛尽及期,歘欲逼之,纷然而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雹神》:“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额都司》:“随闻屋上逢逢,逾刻方息。”

风帆

亦作“ 风颿 ”。 1.船帆。 清 林则徐 《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 大小虎 ,须臾 沙角 风颿收。” 郭风 《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

(2).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尝试倚楹而望,水光浮空,云日上下,风颿烟艇,飘忽晦明。” 明 张煌言 《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沉复斋中丞》诗:“南望 铜陵 又一山,风颿千尺鲸波间。” 艾芜 《海岛上》:“屋外一望无际的淡蓝色海面和几只茶褐色风帆,便像壁间的大画幅一样,明静而清新地摆在我的眼前。”

落后

(1) 不先进

技术落后

(2) 最后

不知费了多少唇舌,落后我急了,要带他回官

(3) 而后;后来

若此

如此;像这样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 今》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昼寝

白昼寝寐;午睡。《论语·公冶长》:“ 宰予 昼寝。” 唐 韩偓 《深院》诗:“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 竇旭 ﹞方昼寝,见一褐衣人立榻前,逡巡惶顾,似欲有言。” 郭沫若 《芍药及其它。<下乡去>三》:“礼堂里,总理遗像和遗嘱都已经撤消了。两名看守家具的卫兵,摆了两尊床,在那儿昼寝。”

隐几

(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 疏:“隐,凭也。 子綦 凭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 隐几对炉熏。”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2).几案。 南朝 齐 谢朓 有《乌皮隐几》诗。《南齐书·孔稚珪传》:“﹝ 太祖 ﹞餉 灵产 白羽扇素隐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会稽记》: 上虞 兰室山 葛玄 所隐之处,有隐几,化为鹿。”

前行

前锋。《吴子·应变》:“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立 章邯 为 雍王 ,置 楚 军中。使长史 欣 为上将军,将 秦 军为前行。” 唐 韩愈 《再与鄂州柳中丞书》:“握兵之将,熊羆貙虎之士,畏懦蹙蹜,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

(1).以前的行为。《荀子·议兵》:“ 武王 之诛 紂 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孔丛子·论书》:“ 公 ( 定公 )曰:‘先君 僖公 功德前行,可以与於报乎?’”

(2).向前行走。《晋书·长沙王乂传》:“想来逆者,当前行一尺,却行一尺。” 唐 李白 《登太白峰》诗:“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庄绍光 也起来洗了脸,叫小厮拴束行李,会了帐,一同前行。”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而外,也没有什么异样。”

(3). 唐 宋 制,尚书省六部分前行、中行、后行三等。 宋 王溥 《唐会要·尚书省分行次等》:“故事,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

(4).用作对吏员的尊称。《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小娘子簌地两行泪下道:‘告前行,到这里隐讳不得。觅幅纸和笔,只得与他供招。’”

行且

将要。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苟加一职荣之耳。非必督责迫蹙令就功役也。贱不敢逆盛指,行且谋引去。”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 康节先生 ﹞《观盛化吟》有云:‘生来只惯见丰稔,老去未尝见乱离。’其子谓乱离之语太过。 康节 嘆曰:‘吾老且死矣,汝辈行且知之。’” 清 戴名世 《<齐讴集>自序》:“余行且归隐故山,终身弗出,纵观古人之诗,而因以有吐发愤懣之什,或有当乎?”

无比

没有能够相比的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比的优越性

饱食

吃得饱,充分满足了需要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