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行

作者: 文同朝代: 宋代

五原行原文

云萧萧,草摇摇,风吹黄沙昏泬寥。
胡儿满窟卧寒日,卓旗系马人一疋。
夜来烽火连篝起,银鹘呼兵捷如鬼。
齐集弓刀上陇行,犬噪狐嗥绕空垒。
羌人钞暴为常事,见敌不争收若雨。
自高声势叙边功,岁岁年年皆一同。
将军玩寇五原上,朝廷不知但推赏。

诗词问答

问:五原行的作者是谁?答:文同
问:五原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文同的名句有哪些?答:文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摇摇

(1).心神不定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毛 传:“摇摇,忧无所愬。” 孔颖达 疏:“《战国策》云: 楚威王 谓 苏秦 曰:寡人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薄。然则摇摇是心忧无所附著之意。” 明 张凤翼 《灌园记·后母授簪》:“金针懒拈,绣线懒添,心摇摇不定如蓬转。” 清 周亮工 《书戚三郎事》:“ 戚 见妇,惊悸错愕,未敢往就,摇摇不知悲。”

(2).摆动、摇曳貌。《大戴礼记·武王践阼》:“若风将至,先必摇摇。”《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引 唐 许尧佐 《柳氏传》:“﹝ 柳氏 ﹞乃回车,以手挥之,轻袖摇摇,香车轔轔,目断意迷,失於惊尘。” 明 高启 《风树操》:“朝风之飘飘兮,维树之摇摇兮。” 陈毅 《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诗:“夜深对暗壁,摇摇影自和。”

(3).远貌。《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鸜鵒之巢,远哉摇摇。” 唐 权德舆 《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摇摇结遐心,靡靡即长路。”

黄沙

(1).沙土。 宋 苏轼 《送孔郎中赴陕郊》诗:“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 崤 函 脱尘垢。” 明 归有光 《初发白河》诗之二:“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 长安 不见花。”

(2).指沙漠地区。《北史·吐谷浑传》:“部内有黄沙,周廻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 唐 刘长卿 《送南特进赴归行营》诗:“虏云连白草, 汉 月到黄沙。”

(3).指人死后的葬地。 唐 李白 《战城南》诗:“ 匈奴 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只因颇识琴书味,风流不久归黄沙。” 清 洪昇 《长生殿·埋玉》:“若是再禁加,拼代你殞黄沙。”

(4).指牢狱。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青陆芳春动,黄沙旅思催。”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即出黄沙在,何须白髮侵。”参见“ 黄沙狱 ”。

泬寥

亦作“ 泬漻 ”。1.清朗空旷貌。《楚辞·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王逸 注:“泬寥,旷荡空虚也。或曰,泬寥犹萧条。萧条,无云貌。” 明 刘基 《独冷先生传》:“风萧萧兮吹我衣,高寥泬漻兮逝将安归。”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五》:“圣人之瞰天下,犹空谷之於万物也,泬寥之气满乎中而鞺鞳之声应乎外。”

(2).指晴朗的天空。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仰望泬寥兮数千尺。” 清 钱谦益 《后观棋绝句》:“寂寞枯枰响泬漻, 秦淮 秋老咽寒潮。”

(3).形容心情寂寞孤独。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寒夜联句》:“我思方泬寥,君词復凄切。” 前蜀 韦庄 《抚盈歌》:“鑾舆去兮萧屑,七丝断兮泬寥。”

胡儿

(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汉书·金日磾传》:“﹝ 日磾 既亲近,﹞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唐 李颀 《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五代 江为 《塞下曲》:“胡儿移帐寒笳絶,雪路时闻探马归。” 宋 陆游 《闻武均报已复西京》诗:“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寧知一日回。”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碧眼双胡儿,惯骑 大宛 驹。” 太平天囯 用为对 清 朝统治者的蔑称。《太平天囯诗歌选·天兵天将猛似虎》:“ 天京 天兵威似猛虎, 汉口 胡儿败若寒鷄。”

(2). 清 末 民 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 黄钧 《新年感事》诗之一:“试看歌舞欢腾地,又见胡儿策马来。” 于右任 《战争的孤儿》诗之二:“东村屋煨尽,西郊人逃亡;吾父击胡儿,何时死战场?”

(3).指胡人的儿童。 唐 高适 《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唐 李益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4).果核。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

寒日

(1).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

(2).寒冬的太阳。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系马

(1).指在厩内系养的良马。《国语·齐语》:“ 狄 人攻 卫 , 卫 人出庐于 曹 , 桓公 城 楚丘 以封之。其畜散而无育, 桓公 与之繫马三百。” 韦昭 注:“繫马,良马在闲,非放牧者。”《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繫马千駟弗视也。”

(2).拴马。 晋 刘琨 《扶风歌》:“繫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唐 杜甫 《谒先生庙》诗:“絶域归舟远,荒城繫马频。” 元 虞集 《寄丁卯进士萨都剌天锡》诗:“投壶深竹里,繫马古松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经由古寺,繫马门外,暂憩止。”

夜来

(1) 〈方〉∶昨天

(2) 夜里

烽火

(1)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比喻战火或战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齐集

全部聚集

钞暴

抄掠骚扰。《后汉书·庞参传》:“疾行则钞暴为害,迟进则穀食稍损。”《新唐书·杜伏威传》:“ 下邳 贼 苗海潮 拥众钞暴, 伏威 遣 公祐 胁諭。”

常事

(1) 平常的事

平生常事

(2) 常见的事

不争

(1)

(2)

只因为

不争我听拨琵琶楚江头,愁泪湿青衫袖。——元曲选《扬州梦》

(3)

不在乎,不要紧

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得不好。——《水浒传》

(4)

连词。如果

假使不争折损了,深为可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自高

(1).自然高大。《庄子·田子方》:“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 唐 魏徵 《论治疏》:“又天居自高,龙鳞难犯,在於造次,不敢尽言。”

(2).自傲;抬高自己。《后汉书·袁绍传》:“性矜愎自高,短於从善,故至於败。” 宋 陈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书》:“后生小子遂以某为假 伯恭 以自高,痴人面前真是不得説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 家女子倒百般好,只有些儿毛病,专一恃贵自高,不把公婆看在眼里。”

(3).犹自重;自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

声势

名声威望和气势

造成声势

声势浩大的场面

边功

(1).指守卫、开拓或治理边疆所立下的功勋。 唐 陈子昂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诗:“ 汉 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水浒传》第二回:“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在 安 史 乱前是强大国, 唐玄宗 又是爱好边功的皇帝,为本身安全决不退出西域,也同样是有理由的。”

(2).犹边事。《后汉书·李恂陈禅等传赞》:“ 龟 习边功, 参 起徒中。” 明 袁宏道 《逋赋谣》:“东封西款边功多, 江 淮 陆地生洪波。”

岁年

(1).年月;时光。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旅游 京 洛 ,颇积岁年。”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观西戎蓄祸,积有岁年。” 明 高启 《松隐居为戴叔能赋》诗:“山中相依岁年久,羡君独结苍髯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且移无用之岁年为有用之岁年,移空费之脑力为实益之脑力。”

(2).一年。指短时间。 清 恽敬 《与汤敦甫书》:“春间得復书,儒者之气盎然楮墨,及读其辞,益知先生之所养,非岁年所能至也。”

一同

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同时同地发出的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玩寇

犹言消极抗敌。《新唐书·郗士美传》:“时诸镇兵合十餘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 士美 兵鋭整,最先有功。” 元 周霆震 《古金城谣》:“一时贪暴聚庸才,玩寇偷安饕富贵。”《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帝以贼势日甚,责 晟 等玩寇养患。”

五原

(1).关塞名。即 汉 五原 郡之 榆柳塞 。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五原县 。《汉书·匈奴传下》:“ 呼韩邪单于 款 五原塞 ,愿朝三年正月。” 唐 贾至 《出塞曲》:“传道 五原 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 秦 。”

(2).地名合称。在今 陕西省 。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 仇兆鳌 注引《长安志》:“ 长安 、 万年 二县之外,有 毕原 、 白鹿原 、 少陵原 、 高阳原 、 细柳原 ,谓之五原。”

(3).地名合称。在今 宁夏 境内。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 陈熙晋 注:“五原谓 龙游原 、 乞地千原 、 青岭原 、 可嵐贞原 、 横槽原也 。”

(4).指 唐 韩愈 《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原》:“自 唐 韩愈 作‘五原’,而后人因之。”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推赏

(1).迁官给赏。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 元昊 所部之人能归顺者,并等第推赏。”《宣和遗事》后集:“及贼平, 平仲 之功冠军,不愿推赏。”《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三年》:“沿 江 制置副使司言屯田倍收,官属 文庆洪 等推赏有加。”

(2).推誉赞赏。 宋 黄庭坚 《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诗:“作诗盛推赏,明珠计斛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