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

作者: 刘敏中朝代: 元代

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原文

忆长庚初梦,是谁遣下蓬壶。
到今日相看,仙风道骨,依旧清癯。
胸中浩然何物,管三冬、读尽邺侯书。
笔落千山风雨,气吞万里江湖。
豪门落落曳长裾。
醉倒倩人扶。
刚只要疏闲,争教富贵,不肯饶渠。
蟾宫桂春榜字,看明年、光耀满门闾。
应笑青灯黄卷,却成玉带金鱼。

诗词问答

问: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的作者是谁?答:刘敏中
问: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敏中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敏中名句大全

刘敏中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书法欣赏

刘敏中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长庚

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金星的名称——亦称“太白”

东有启明,西有 长庚。——《诗·小雅·大东》

蓬壶

即 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三 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形如壶器。” 唐 沉亚之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诗:“曾在 蓬壶 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假俺几日儿尘世逍遥,再来受 蓬壶 约。”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相看

亲自观看(多用于相亲)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两日,以备人家相看。——《红楼梦》

仙风道骨

(1).道教语。谓有仙人及得道者的气质神采。 唐 李白 《大鹏赋序》:“余昔於 江陵 见 天臺 司马子微 ,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小神知得夫人仙风道骨,原是 瑶池 一会中人。”

(2).喻指超凡绝俗的品貌风度。 宋 文天祥 《与文侍郎及翁》:“尊性乐在简淡,急流勇退,仙风道骨人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先生仙风道骨,年已八十,犹替人题 陈章侯 《莲露图》。”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清癯

清瘦

司空表圣宜贤良,清癯不欲游岩廊。——郝经《唐十臣像歌》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浩然

(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时积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

(2).广大壮阔貌。《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 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题<郑叔致字辞>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吾尝登 帕米尔 之原,天风浩然,梅花开矣,白云飞矣。”

(3).正大豪迈貌。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至於 於陵 ,养气浩然。” 元 张可久 《金字经·偕王公实寻梅》曲:“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 赵忠节 ﹞有侠丈夫风,呼卢纵饮,意气浩然。”参见“ 浩然之气 ”。

(4).不可阻遏、无所留恋貌。《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朱熹 集注:“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清 徐士鸾 《宋艳·丛杂》:“ 杨蟠 宅在 钱塘湖 上,晚罢 永嘉郡 浩然挂冠。”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岛 去看那郁郁的大森林--于是浩然归国。”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

(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死公!云等道” 唐 李贤 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 檜 大怒曰:‘我杀 赵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

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邺侯书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 鄴侯 ﹞ 李泌 父 承休 ,聚书二万餘卷,戒子孙不许出门,有求读者,别院供饌。 鄴侯 家多书,有自来矣。”后以“鄴侯书”为藏书甚多的典实。 宋 陈师道 《谢傅监》诗:“平分太仓粟,尽读 鄴侯 书。”

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气吞

谓一口气吞下。形容气势很大。 宋 陆游 《雨三日歌》:“兴来尚能气吞酒,诗成不觉泪渍笔。”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清 恽敬 《刑部尚书金公墓志铭》:“我公得之,大水破沙,力刷其阻,气吞其涯。”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豪门

旧时指位高权重而气势凌人的家族

豪门大族

落落

(1)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 <落落寡合>

(3) 堆积的样子

落落大满。——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曳长

犹拉长。 叶圣陶 《线下·桥上》:“ 奚如 懒懒地说:‘在家里整天睡觉,听听曳长的蝉声罢了。’”

倩人

(1).谓请托别人。《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怪乃轻其家 丘 ,谓为倩人,是何言歟!” 张铣 注:“谓我文辞皆倩人所作,是何言歟!” 宋 叶适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上官称其某事能,某文善,公汎答以他语,或曰:‘此倩人为之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现任大臣子弟登第》:“吏部尚书 吴鹏 子 绍 登二甲进士,则倩人入试,途人皆知。” 郭沫若 《牧羊哀话》:“ 李 府倩人说合,不久便做了子爵的继室。”如:倩人代笔。

(2).雇请之人。 唐 陆贽 《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矧又有休代之期,无统帅之驭,资奉若骄子,姑息姑倩人……其弊岂惟无益哉,固亦将有所挠也。”

刚只

方言。犹刚才。《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我刚只出来,孩子説家里叫我吃晌饭哩;我刚只吃饭回来,你就去了。”

疏闲

见“ 疏閒 ”。

亦作“ 疏闲 ”。清闲;安逸。 唐 权德舆 《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戏书所怀杂言》:“野性惯疏閒,晨趋兴暮还。” 宋 苏舜钦 《水调歌头·沧浪亭》词:“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閒。”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老丈摇头不允,意志疏闲。”

争教

怎教。 唐 白居易 《遣怀》诗:“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鬢不成霜!” 金 元好问 《雪谷早行图》诗之一:“雪拥云横下笔难,争教万景入荒寒?”《三国演义》第三四回:“髀肉復生犹感嘆,争教寰宇不三分?” 清 纳兰性德 《好事近》词:“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蟾宫

(1).月宫;月亮。 唐 许昼 《中秋月》诗:“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闺思》:“岁月易推迁,倏尔经年,又是秋之半,蟾宫几缺圆。”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红楼梦竹枝词》:“镇日蟾宫锁不开,紫云何日上瑶臺。”

(2). 唐 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 南唐 李中 《送黄秀才》诗:“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陶副车求荐见忌》:“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一声霹靂乾坤撼,看蟾宫步,雁塔名,琼林宴,八珍异饌天厨荐。”越剧《二度梅》第四场:“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愿你蟾宫著锦袍。”参见“ 蟾宫折桂 ”。

春榜

亦作“ 春牓 ”。1.春试中式的名榜。 唐 许浑 《赠桐庐房明府先辈》诗:“帝城春榜謫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 宋 欧阳修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二:“青衫日照夸春牓,白首餘年哭故人。” 明 吴承恩 《贺阎双溪令嗣登科障词》:“秋榜高魁,行魁春榜。”

(2).指春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只因春榜动,选场开, 魏生 别了妻子,收拾行囊,上京应取。”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如今春榜动,选场开。”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光耀

光采;荣耀

当然也是很光耀的事

满门

全家

青灯黄卷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元 叶颙 《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一折:“赴 琼林 饮宴,不枉了青灯黄卷二十年。”

玉带

古时官员腰间所佩的玉饰带子

金鱼

鲫鱼经过人工培养而成的变种,有金黄、红、白、黑、蓝等颜色,形体多样,供观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