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水二首·其二

作者:毕仲游 朝代:宋代

乱水二首·其二原文

水落芙蕖老,山高薜荔长。

野云吹不断,晚雨气先凉。

信笔题诗逸,停杯漉酒忙。

酣歌露双足,有意濯沧浪。

诗词问答

问:乱水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毕仲游
问:乱水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乱水二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毕仲游的名句有哪些?答:毕仲游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

水落

(1).水位下降。《尔雅·释诂下》“汱、浑、陨,坠也” 晋 郭璞 注:“汱、浑,皆水落貌。” 唐 刘长卿 《浮石濑》诗:“石横晚瀨急,水落寒沙广。” 宋 苏轼 《题南溪竹上》诗之一:“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沉从文 《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正当深冬水落时,边沿许多部分都露出一堆堆石头。”

(2).方言。檐沟。 茅盾 《三人行》一:“从早上起,又是濛濛的细雨。檐前洋铁水落琮琮地响,调子很柔软。”

芙蕖

亦作“ 芙渠 ”。荷花的别名。《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郭璞 注:“﹝芙渠﹞别名芙蓉, 江 东呼荷。”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若其华实各名,根叶异辞,既号芙渠,亦曰泽芝。”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清 秦松龄 《和吴弘人见赠之作》:“尊酒共君秋夜醉,满庭清露湿芙蕖。”

薜荔

(1).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 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木莲》。

(2).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雨气

潮湿的空气;水气。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溼天香。” 宋 苏舜钦 《杭州巽亭》诗:“凉翻帘幌潮声过,清入琴尊雨气来。” 元 张养浩 《拟四季归田乐·夏》诗:“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

信笔

随手书写

信笔写来,直抒胸臆

诗逸

隐逸的诗人。 南朝 梁 江淹 《宋故尚书左丞孙缅墓文》:“素巾峩冠,朱紱累辙,采访诗逸,人询礼缺。”

停杯

谓停止饮酒。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隋 杨素 《赠薛内史》诗:“横琴还独坐,停杯遂待君。” 唐 白居易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舟上》诗:“停杯看柳色,各忆故园春。”

漉酒

滤酒。《南史·隐逸传上·陶潜》:“郡将候 潜 ,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明 王世贞 《瞻美弟授太医院幕职同归至江口而别占一歌为赠》:“有冠不必挂神武,留作漉酒归 江 东。”

酣歌

尽兴歌唱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沧浪

(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沧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水色沧浪,波涛浩汗。”《吕氏春秋·审时》“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 清 毕沅 辑校:“苍狼,青色也。在竹曰‘苍筤’,在天曰‘仓浪’,在水曰‘沧浪’。” 清 龚自珍 《贺新凉》词:“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苍色的水。 唐 韩愈 《合江亭》诗:“长綆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诗:“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 华硕宣 ﹞《湖上》云:‘忽惊鸥鷺起,渔笛响沧浪。’”亦借指青苍的天空。 唐 寒山 《诗》之五九:“天高不可问,鷦鵊在沧浪。”

(4).形容头发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苏郎中惊斑鬓之什》:“遶鬢沧浪有几茎,珥貂相问夕郎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关河 泱漭连兵气,齿髮沧浪寄病身。”

(5).《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君节诚不亏,鼓枻歌‘沧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