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美酒

作者: 郑廷玉朝代: 元代

沽美酒原文

谢大王怜下国。

借猛将解重围。

也只为丧败初还百无备。

尚未及酬恩报德。

非是俺急时偎缓时弃。

诗词问答

问:沽美酒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沽美酒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沽美酒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楚昭公 第四折

参考注释

大王

(1) 古代对君主或诸侯的敬称;统治一个大的疆域的君主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汉· 刘向《列女传》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七律》

(2) 位于王公之上的印度君主;尤指印度主要土邦的统治者

(3) 指垄断某种经济的财阀

钢铁大王

煤炭大王

石油大王

木材大王

(4) 大鬼

(5) 擅长于某种事情的人

足球大王

爆破大王

下国

(1).天下;下界。《诗·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穡。”《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

(2).诸侯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 夏桀 弗克若天,流毒下国。”《逸周书·祭公》:“烈祖 武王 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 孔晁 注:“下国,谓诸侯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 恭王 始都下国,好治宫室。” 李善 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 唐 齐己 《村居寄怀》诗:“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

(3).小国。对中原大国而言。 汉 袮衡 《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魏书·奚斤传》:“ 斤 等三十餘人议曰:‘ 河西王 牧犍 ,西垂下国,虽内不纯臣,而外修职贡,宜加宽宥,恕其微愆。’” 唐 温庭筠 《经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4).指京师以外的地方。 唐 李贺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诗之二:“青轩树转月满牀,下国饥儿梦中见。”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属闻降詔起羣彦,遂自下国趋王畿。”

(5).谦称本国。《国语·吴语》:“天若不知有罪,则何以使下国胜!”《三国志·魏志·刘晔传》:“ 上繚 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琉球入学》:“ 康熙 二十三年,册封 琉球 …… 中山王 尚贞 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丸,常惭鄙陋。”

猛将

勇敢、威猛的武将。比喻不怕困难,敢于进取的人

重围

层层的包围

杀出重围

丧败

(1).因失败而受损失。《后汉书·贾复传》:“ 復 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师徒丧败,财用耗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农工既毕,母出貲使学负贩。 怙 淫赌,入手丧败,诡託盗贼运数,以欺其母。”

(2).谓败落,破落。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假如只图一时快意,不向前看,虽然暂时快乐,却保不住日后丧败。”

(3).犹丧乱。《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冀州 诸郡多举城邑降者” 裴松之 注引《献帝起居注》:“从弟 济阴 太守 叙 ( 袁叙 )与 绍 ( 袁绍 )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参见“ 丧乱 ”。

尚未

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酬恩

谓报答恩德。 唐 罗隐 《青山庙》诗:“市簫声咽跡崎嶇,雪耻酬恩此丈夫。” 宋 沉括 《谢进守令图赐绢表》:“生负素志,不能效力於当年;没而有知,尚期酬恩於瞑目。”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杏园题名》:“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锦袍。”

报德

对别人给的好处予以报答

非是

(1).谓不正当的事。《管子·明法解》:“国无明法,则百姓轻为非是。”

(2).以非为是。《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谓之愚。” 杨倞 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则谓之愚。”

(3).不正常,意外。

(4).不当;有过错。《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臣前奏请葬 丁姬 復故,非是。”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侵官固非是,妄作谴可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