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叔贡舍人从驾

作者: 苏颂朝代: 宋代

次韵刘叔贡舍人从驾原文

鳌头星掖贵兼清,不似南宫散六卿。
继踵棣华联禁直,并时兰玉占高名。
甘泉法从皆才低杰,皇佑孤臣独老生。
自叹荆枝半凋落,若论宗戚亦沾荣。

诗词问答

问:次韵刘叔贡舍人从驾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次韵刘叔贡舍人从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苏颂次韵刘叔贡舍人从驾书法欣赏

苏颂次韵刘叔贡舍人从驾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刘叔贡舍人从驾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鳌头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南宫

复姓

六卿

(1).上古天子有六军,六军之主将称“六卿”。《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孔 传:“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

(2).指六官。《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夏 殷 亡闻焉, 周 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於百事。” 春秋 末, 宋国 亦设六卿之官,其官名与 周 稍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於是 皇缓 为右师, 皇非我 为大司马, 皇怀 为司徒, 灵不缓 为左师, 乐茷 为司城, 乐朱鉏 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后用以泛称朝廷重臣。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威重於六卿,富累於 陶衞 ,舆服僭於王公,宫室溢於制度。”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闻之前典,岂有六卿之胄,纳女於管库之人?” 隋 唐 后亦用以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於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覩,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

(3).指 春秋 时 晋 之 范 、 中行 、 知 、 赵 、 韩 、 魏 六氏。《左传·襄公十九年》:“公( 鲁襄公 )享 晋 六卿于 蒲圃 ,赐之三命之服。”《韩非子·孤愤》:“所以谓 晋 亡者,亦非地与城亡也, 姬氏 不制,而六卿专之也。”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今陛下君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 田常 、六卿之臣,而无辅弼,何以相救?”

(4).谓卿六人。《左传·襄公九年》:“将盟, 郑 六卿: 公子騑 、 公子发 、 公子嘉 、 公孙輒 、 公孙蠆 、 公孙舍之 及其大夫、门子,皆从 郑伯 。”《文选·左思<魏都赋>》:“其府寺则位副三事,官踰六卿。” 张载 注:“置卿近九,故曰官踰六卿。”

(5).见“ 六大 ”。

继踵

(1).接踵,前后相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及二人羈旅入 秦 ,继踵取卿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 唐 胡曾 《咏史诗·五湖》:“不知 范蠡 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如 李成 、 关仝 、 范宽 、 董源 之迹, 徐熙 、 黄筌 、 居寀 之踪,前不籍师资,后无復继踵者。” 闻一多 《冬夜评论一》:“他们喊道:‘诗坛空气太沉寂了!’于是《冬夜》、《草儿》、《湖畔》、《蕙的风》、《雪朝》继踵而出。”

(2).形容人多。《晏子春秋·杂下九》:“ 临淄 三百閭,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唐 皇甫湜 《编年纪传论》:“自 汉 至今,代以更八,年几歷千,其间贤人摩肩,史臣继踵。”

棣华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因以“棣华”喻兄弟。《晋书·张载传赞》:“ 载 协 飞芳,棣华增映。”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恨棣华之半缺,悲瑶草之先化。”

禁直

在宫廷官署中值班。亦指值班人员。 宋 罗愿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词:“来岁公归何处?照耀彩衣簪橐,禁直且休催。” 明 李东阳 《斋居和亨父用杜韵》之一:“禁直居仍限,篇章意屡沾。”

并时

并时。《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若是同年生并时长,在旁边听得,阻拦拉住,不但 巫娘子 完名全节,就是 赵尼姑 也保命全躯。”参见“ 并时 ”。

並時:一时;同时。《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亦各并时而荣,咸济厥世而屈。”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但作一时之荣。”《后汉书·逸民传·矫慎》:“﹝ 慎 ﹞与 马融 、 苏章 乡里并时, 融 以才博显名, 章 以廉直称,然皆推先於 慎 。” 宋 曾巩 《<类要>序》:“公之子知止,能守其家者也,以书属余序,余与公仕不并时,然皆 临川 人,故为之论次,以为公书其首。”

兰玉

旧时对别人子弟的美称

谢家兰玉真门户, 苏氏文章亦弟兄。—— 陈造《贺二石登科》

高名

很高的名望

少有高名

甘泉

(1)

(2) 甜美的泉水

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

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 hú)掘

(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尧问》

(4) 亦指美好的水泉

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法从

(1).跟随皇帝车驾;追随皇帝左右。《汉书·扬雄传上》:“又是时 赵昭仪 方大幸,每上 甘泉 ,常法从,在属车间豹尾中。” 颜师古 注:“法从者,以言法当从耳,非失礼也。一曰从法驾也。” 明 归有光 《顾夫人八十寿序》:“公以宿学元老,侍经幄,备顾问,从容法从,三十餘年。”

(2).指皈依佛法的弟子。 明 无名氏 《四贤记·社会》:“你本是将臺上的先锋,那里是空门中的法从!”

孤臣

(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封赠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连奏同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 清 丘逢甲 《离台诗》之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参见“ 孤臣孽子 ”。

(2).孤陋无知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 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穆公 於宫室。” 薛综 注:“孤臣,孤陋之臣也。”《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四年》:“ 导 ( 王导 )忠素竭诚,辅大业,不宜听孤臣之言,惑疑似之説,放逐旧德,以佞伍贤。”

老生

(1) 老书生

(2) 戏剧角色名。生的一种。指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

荆枝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 真 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復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后因以“荆枝”喻兄弟骨肉同气连枝。 唐 杨炯 《恒州刺史王公神道碑》:“兄 国卬 , 穀州 刺史;弟 国稀 , 仁州 刺史:荆枝擢秀,棣萼生光。” 唐 黄滔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诗:“到日荆枝应便茂,别时珠泪不须流。”

凋落

枯干零落

宗戚

泛称皇室亲族。《宋书·臧质传》:“丞相臣 义宣 ,育悊台鉉,拊声联服,定主勤王之业,勋越乎 齐 晋 ;宗戚懿亲之寄,望崇於 鲁 卫 。” 南朝 梁 沉约 《赦诏》:“至於股肱宗戚,情委特隆。”《南齐书·鄱阳王锵传》:“臣 鸞 於宗戚最长,且受寄先帝,臣等年皆尚少,朝庭之干,唯 鸞 一人,愿陛下无以为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