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寄皇甫朗之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咏怀寄皇甫朗之原文

老大多情足往还,招僧待客夜开关。
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
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
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诗词问答

问:咏怀寄皇甫朗之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咏怀寄皇甫朗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咏怀寄皇甫朗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

参考注释

大多

大多数,占很大比例

出席大会的代表大多是会员

往还

去和来;往来

待客

招待客人

开关

(1) 打开城门

(2) 机器的启动和关闭的装置

调气

(1).调养气息身心。 汉 陆贾 《新语·道基》:“调气养性,仁者寿长;美才次德,义者行方。” 唐 白居易 《负春》诗:“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惟愿老夫子大人调气颐神,珍重柱石之身。”

(2).和调节气。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傅东耕教》:“今玄司调气,青祇佇节。”

用心

想法;居心

别有用心

养病

因患病而休息

忘名

不慕声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入深

犹深入。《墨子·号令》:“有能入深至主国者,问之审信,赏之倍他候。”

相知

(1) 互相了解,知心

(2) 互相知心的朋友

与三四个相知方才吃得数杯,则听得街上闹炒炒。——《京本通俗小说》

置身

存身。谓自己处于某种环境或场合。 宋 陆游 《携瘿樽醉梅花下》诗:“肯从 放翁 来住山,谁云置身不得所?”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所居疑在 蓬岛 之间,置身若在 周 秦 以前。” 陈毅 《陪巴西朋友访杭州》诗:“置身如在画屏中,景色 钱塘 傲太空。”

木雁

《庄子·山木》载: 庄子 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问于 庄子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 笑曰:“ 周 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是古代道家全身远祸的处世态度。后因以“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南史·刘穆之檀道济等传论》:“ 道济 始因録用,故得忘瑕;晚困大名,以至颠覆。 韶 祗 克传胤嗣,其木雁之间乎。” 唐 权德舆 《八音诗》:“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宋 黄庭坚 《赠无咎八音歌》:“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

诗文赏析


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①何必入深山
    ①忘名:不慕声誉。 ②皇甫朗之;皇甫曙,字朗之,时任河南少尹。白居易在《醉吟先生传》中称:与“安定皇甫朗之为酒友,”也是白居易的亲家。
    这两句是说,我虽然在养病,但并未辞朝廷给予的俸禄,以维持生计;多年来,我不为自己的声名奔走,不慕声誉,何必要隐居深山?委婉地批评了当时以假隐居沽名钓誉的行径。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